最近,人大的一個教授遭到了群嘲,事情本身還挺有意思的。
上個月,哈薩克國務顧問葉爾蘭·卡林訪問人民大學并發表演講。
臺下的人大學者王憲舉公開向他提問:
怎么能讓女大學生們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地生孩子?
面對這個問題,卡林當場就蒙了,腦細胞瘋狂運轉:這哥們不會在給我下套吧?
然后立馬說出了一句非常正確且體面的話:
“不要強迫婦女去生孩子,或者改變她,讓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為什么人大的王憲舉要問這個問題呢?我們詳細來看看經過。
當時,卡林演講完畢,進入問答環節,主持人邀請到了“著名俄羅斯問題、中亞問題專家、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王憲舉提問。
王專家也確實有著真情實感疑惑,他說自己前不久到訪哈薩克,發現當地有很多小孩,稱贊了哈國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鼓勵生育,反觀國內:
“現在女同志是不愿意結婚,不要小孩,家長也好,領導也好,你動員她,勸她,她不聽。”
王專家接著問道:
“哈薩克是如何做到女大學生畢業以后就生孩子,一個一個地生?”
“她們怎么能夠這么相信你們的話,老老實實的,服服帖帖的就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我相信王專家這個疑惑是真的,換成我我也很疑惑,都是從蘇聯分出去的,哈斯克斯坦怎么就和俄羅斯不一樣,愛生娃呢?
只是“老老實實”和“服服帖帖”這四個字吧,確實有傷文明了,像是奴隸主對奴隸的要求。
不過,在這里我也理解王專家,畢竟人家就在俄羅斯留學多年,還當過駐白俄羅斯使館參贊,耳濡目染,見識廣。
對現代生育觀的理解,可能和我們這些坐井觀天的人不太一樣。
但葉爾蘭·卡林似乎覺得他這話有點不對味道,立馬說:
我有6個孩子,但“都不是強迫的”。
“我們家里面傳統是生男孩兒,沒有教育和養育女孩兒的習慣。我就告訴他,不要去給她做選擇,不要替她選擇,她自己會成長。”
隨后,卡林認真介紹了哈薩克斯坦為促進生育所作出的努力,我總結了下藥方:
1 重視社會公平,每年投入教育基金,在孩子滿足一定年齡后,給孩子父母打錢。
2 加強法治,立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
3 考慮為每個新生兒設立教育基金賬戶,錢從國家的能源收入,石油天然氣的收入中來,每一個新生兒會從這個國家基金的賬戶里面得到分紅。
這個方案基本上和日本差不多,甚至還有點新加坡的意思在(新加坡的養老金來源也有國家投資基金的分紅)。
總之,就是要制定一系列生育利好配套措施,提升青年的生育意愿,而不是無視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生。
而且卡林顧問的話里話外,都在強調人人平等,意思自治,努力改善群眾生活的意愿。
我認為是值得學習的。
而且人大剛開始也把這篇文章的采訪紀要發在了公眾號上,供大家學習參考。
但后來因為王專家被罵了,人大主動刪了稿。
這我就不能理解了。
國家財政撥款,讓大學辦論壇,搞講座,讓專家出去學習,不就是為了學到好的思想成果嗎?
現在王專家提出了一個好問題,卡林交代了好藥方,成果有了,干嘛要刪了呢?
有人大學子相關帖子下面說,專家在莫斯科任職期間,疑似將自己沒有任何新聞學背景的老婆,以大報記者的身份調來莫斯科。
為的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
培養一個專家不容易,一年工資就要幾十萬,算上出國津貼、課題費什么的,不是個小數目。
這些錢不能打水漂吧?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