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發長文,反思自己在公司戰略、融資進度、用人體系、管理風格以及營銷放權上的問題,“所有這些錯誤,都源于我的經驗不足和認知的局限”。
他表示,將盡一切努力讓極越活下去,“不辜負每一個曾經為這輛車奮斗過的戰友,不辜負每一個喜歡極越、熱愛極越的車主?!?/p>
相比員工,車主是受極越“倒閉”風波影響更大的受害者。若極越崩盤,他們將淪為新一批“新能源汽車孤兒”,斥資20多萬購買的智能汽車,價值如同廢鐵。
(圖片來源:極越官網)
新能源車企中,極越的車主是最忠實的用戶之一。有行業自媒體調查顯示,此次風波之后,2307個車主中超半數仍表示“沒有后悔過購買”“如果再來一次,還會選擇極越”。
關于此刻心情的選擇題,1341人選擇憤怒,但備注“針對夏一平”,更多的人對極越品牌,只感到遺憾和惋惜。
他們眼見他起高樓、宴賓客,也眼見他大廈將傾。
如今的極越,在等待力挽狂瀾的白衣騎士。極越車主們,也在等待救援。
極越危樓之下:平地驚雷,早有征兆
二手車市場,一名極越車主正詢問二手車商能否收購,車商看到是極越汽車后,連連擺手。
終于有一個車商愿意收購,但出價僅10萬。而僅僅三個月前,車主購置新車時,汽車價值20多萬。“沒辦法,電動車這種東西,品牌說沒有就沒有?!避嚿瘫硎?。
自從極越爆發危機后,越來越多車主籌劃賣車。一位車主在9月25日以22萬購買的極越汽車,希望以16萬元價格賣掉,但車商拒絕,“品牌垮了,垮了你就繼續用唄。”
網名為“心意的電車”的車主,連發多條視頻控訴,“還有比我更慘的極越車主嗎?”她說服家里人買了三臺極越,“買的時候誰勸都不管用”。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視頻中,她哭訴道,“這怎么就這樣了呢?怎么就和我淪落街頭了呢?當初買的時候不是吉利和百度的嗎?現在怎么就撤場了?”
他們沖進極越的官方賬號、直播間,在評論區一遍遍詢問,但極越員工也給不出答案。他們和車主同時收到消息。
當天,直播賣車的銷售,在直播間里得到“原地解散”的消息,失聲痛哭。事實上,在她得到同事通知之前,直播間評論區已遍布“極越倒閉”的字眼。
其實,極越陷入倒閉風波早有跡象,但極越官方一直持否認態度。
早在今年12月初,網絡就有消息傳出,極越將開啟大規模裁員,老員工不續簽,在年前還要裁員40%且CFO已離職。
極越法務部隨后回應稱,目前公司經營一切如常,相關信息均通過官方正規渠道發布,并已采取必要法律手段,向造謠者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
夏一平也在社交平臺上回復:“這是謠言!”
但是小道消息仍未停止?!皹O越的股東將不再投資”“極越將關閉整車業務”等消息陸續傳出。科技自媒體“Tech星球”隔空喊話夏一平,要求其支付拖欠傳播供應商的36萬元。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諸多跡象指向極越經營遇到困境,但很多人并不相信極越會真的倒下。因為極越的兩個大股東,分別是吉利汽車和百度。其中,百度為極越提供智能駕駛技術,而吉利則負責汽車制造。
然而,兩大股東公司的背書,并未讓極越獲得更多認可度。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極越仍陷入倒閉風波,看似平地起驚雷,但征兆早已出現。
車主孤立無援: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隨著極越風波熱度降溫,車主的聲音從情緒上的控訴,變為理性推導后的隱憂。
擔憂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用車安全,極越汽車配備呼叫SOS按鈕,可及時呼叫道路救援,如果極越倒閉,緊急救援是否還能接入?
其次是基礎用車功能,若極越虧欠供應商及運營商費用,車機服務器是否會遠程關閉?最后是購車時允諾的各項權益,包括充電樁維護、探月車主充電權益及車主用車流量權益等。
有網友表示,極越沒有實體按鍵,一旦系統出問題,掛擋都無法實現。也有網友戲稱花了近20萬元首付,還要還10多萬元貸款和5年利息,買回來一輛有氣囊的“老頭樂”。
極越車主的擔憂不無道理。近兩年,隨著新能源行業洗牌,多家車企進入倒閉階段,社交平臺上,買到“停產車”的維權車主隨處可見,被網友戲稱“新能源汽車孤兒”。
其中10萬威馬車主首當其沖。2013年10月,威馬汽車申請重整,車廠停產,4S店結業,10萬威馬車主成為了被遺忘的群體。
(圖片來源于網絡)
威馬倒閉之后,車主的汽車維修保養需找第三方平臺自費,或者自己網購零部件更換。某二手網購平臺上,有威馬汽車的大量拆車件明碼實價出售,很多配件都有百十個收藏。
一家名為“新能源小鵬理想蔚來”的二手店鋪里,威馬ex5的尾門后杠標價699元,平臺顯示有68人想要,這一數字背后,就是68位真實車主,和他們糟心的用車生活。
不忍心舍棄汽車的車主,依舊駕駛著這些沒有保障的汽車。三亞,一名開著威馬的網約車司機,還在以這輛汽車為營生。他購車四年,當時汽車售價13萬左右。
自從威馬倒閉后,他面臨著諸多問題,“第一,沒有保修;第二,車機不再升級;第三,即使不出險,保險也很貴,甚至有保險公司拒保;第四,修車很貴,只能祈禱核心部件不壞。”
每次車子出現故障時,他都會將車子??吭诼愤叄缓笾匦聠悠囅到y,看看汽車是否能夠繼續運轉。
“這是我自學的,系統不更新,經常出現問題,現在我自己都快成為半個汽修師傅了,囤了大量威馬汽車的零部件,以備不時之需?!彼f。
高合車主同樣如此,一位在2023年花費60萬購買HiPhiX的車主表示,“原本還想著開個幾年,殘值剩二十來萬時再賣出去,每年不到10萬元的折舊費用,對于我和家庭來說都能接受。但是如今高合這種情況,讓我十分擔心后續的維護和保養問題?!?/p>
消費者購買倒閉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最為擔心的就是汽車的電機和電池損壞。如果汽車的電機和電池出現損壞,車主大概率會把汽車當成廢鐵賣掉,因為維修費用太高,且沒有人會買。
對極越車主來說,威馬、高合已是前車之鑒:智能汽車變智障,無線網絡變無網絡,數據監測和預警淪為空談,維修昂貴,保險拒保,轉賣無門,每天裸車上路,安全無從談起。
不過,隨著百度和吉利做出承諾,將維護用戶車輛正常使用、售后和維修保養,或許極越車主的處境,不會如威馬、高合車主一樣窘迫。但消費者對極越的信心,依舊不足。
汽車博主韓路11月以23萬元購買了一輛極越07,二手車市場幾乎無人問津,唯一一個愿意收購的報價僅為2萬元。
韓路表示,“我把車拆散,賣零件給車主當備件吧?!?/p>
極越能等來白衣騎士嗎?
12月16日,夏一平也在長文中表態,“盡管目前處境艱難,但我將振作精神,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處理好員工、用戶和供應商密切關注的相關問題。如果有機會,我也將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并盡全力去彌補過去的失誤,帶領公司重回正軌?!?/p>
據悉,吉利和百度內部已在12日晚間走完轉賬流程,為極越員工繳納11月社保。目前極越所有業務陷入停滯,內部大群全員禁言。
泰和泰(北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袁菲律師表示,如果極越陷入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的狀況,公司很有可能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如果眾多員工想要得到公司補償,走勞動仲裁及訴訟程序,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及法院或應有相關預案,時間不會拖太久。但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財產支付,就算走到強制執行程序或公司進行破產清算,最終時間跨度也可能會對員工不利。
而對于車主權益,袁菲表示,車主后期維護等問題,之前威馬、高合也出現過。具體而言,要看法律法規規定及合同約定兩方面內容:
從法律規定上講,《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均對產品責任、三包要求、消費者權益進行規定,這也是車主法定權利的保護來源;從合同角度,若在以上權益以外還存在其他增值服務內容,且內容符合民法典143條規定,則應視為該部分條款合法有效,如極越違約,則車主可以向極越主張違約責任。
極越正在走向破產邊緣,雖然車主有法律規定和合同條款保護,但極越是否真的會有效履行,依舊是個難題。
如果吉利、百度愿意承擔車主的售后服務,或者第三方收購了極越,在車主后續問題上,可能形成債務轉移或者債務承擔或者債權債務概括轉移,如果最終方案可以成型,則車主也可以直接找百度或者吉利或者第三方,也未嘗不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式。
12月13日,百度和吉利發表聯合聲明,將積極協助解決員工社保繳納、離職員工補償問題,維護用戶車輛正常使用、售后和維修保養,并推進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決。另有消息稱,目前極越正協調各方面資源應對挑戰并積極推進融資。
但如今的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反應冷淡。
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價格戰越發持久,各家車企盈利能力難達預期。據報道,10月份,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1%;而具體到單車利潤,已從2022年的2萬元/車,下降到2023年的1.7萬元/車。截至2024年前10個月,這一數值已降至1.5萬元。
也有媒體統計,今年上市乘用車企業的三季報中,近半數車企利潤大幅下滑,“以消耗車企盈利能力為代價的行業‘失血’局面還在繼續”。
另一方面,國產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淘汰賽階段。11月24日,2024年廣州車展落幕,相比上一屆車展,高合、啟辰、合創、大運、飛凡、遠航等十余家車企旗下品牌,已從展會上消失。
而真正的淘汰賽,還未真正開始。蔚來CEO李斌曾表示,“未來兩三年,是汽車行業競爭資格賽的最后階段,能不能留在牌桌上參與決賽,就要見分曉了?!毙※i汽車CEO則認為,達不成年銷量100萬輛的品牌,都難以成為最后勝者。
新能源賽道如同賭桌,看似比拼科技創新,其實比的只是籌碼多少,“?!闭邽橥酢?/p>
顯然,極越已不在牌桌之上。首款車型極越001發布不到一個月,便降價一萬,以謀求更高銷量,但效果寥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份,極越汽車年內累計銷量僅為1.4萬輛,尚不足極氪銷量的十分之一。
資本的運作邏輯,是在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此前,新能源賽道熱錢涌入,是為在新興的藍海市場中尋找下一個“蔚小理”,謀求財務回報。當藍海變紅海,市場空間收縮,資本便收緊錢袋子,及時止損。
百度與吉利施以援手,更像是人道主義的兜底行為,很難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吉利旗下已有多個汽車品牌,存在品牌定位重疊、重復投資的情況,且前不久剛剛推動極氪、領克兩大“嫡子”合并,一改此前擴張態勢,反而收緊核心力量,進入守成階段。如此一來,“庶子”極越的地位便更顯雞肋。
而百度只是智駕和地圖導航等服務的服務商,其解決方案同時配置在200多款車型上,在智能汽車這座金礦中,百度更愿意擔當賣鏟人角色。對百度而言,極越充其量算是新能源戰爭代理人,而非戰略業務。另一方面,百度在2022和2023年共計向極越投資近50億元,卻未濺起太大水花。另據財新網報道,今年10月百度曾派財務團隊進入極越盡調,結果發現有70億元財務窟窿。以此來看,百度繼續向極越輸血的希望渺茫。
除了吉利和百度,極越若想重回賭桌,就需要真正的白衣騎士入局。焦躁不安的極越車主們,也在翹首以盼。
文|《逐浪》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