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啊沒想到。
上次在熱搜上見格力還是上次,這次再見就已經是這次了。
今天上午,“董明珠爆小米空調專利侵權賠了50萬”詞條上了微博熱搜一。
而在它下面,是極越CEO夏一平今天凌晨發的“罪己詔”,讓黑馬一度幻視賈老板的音容笑貌。(36:?)
咳咳,說回正題。
這個詞條,是源自董明珠近期在和新浪財經CEO鄧慶旭對話時表示,小米因為專利侵權賠了格力50萬,與此同時其還強調:“我可以說格力是世界最好的空調,我們有十幾萬項的專利”。
在對話中,董明珠還表示:“當年雷軍和她的賭約是輸了,而現在大家的成功都有自己的邏輯,格力給股民的利益最大化,雷軍跟我比,給股民分了多少錢,拿了股民這么多錢用完了,錢去哪了?”
有網友對此銳評:
有種董明珠把雷軍當流量包用的感覺。(黑馬:這位網友,這條麻煩撤回,讓我來發)
對于董明珠隔三岔五“碰瓷”小米這事兒,說實話,黑馬都快習慣了。
今年6月的時候,董明珠就在格力股東大會上貼臉開大“小米說自己第一名,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
7月,雷軍在小米發布會上回應:“這段時間董大姐一直在批評我們冒充第一,我仔細查了一下,我們沒有在任何場合說米家空調第一。”
而這次,對于董明珠說小米空調侵權賠償50萬,小米的反擊來得更加迅速,格力的熱搜還沒沖上前排,王化的辟謠已經緊隨其后。
直接導致熱搜榜上出現了“謠言”和“辟謠”同時出現的抽象場景:
對此,許多網友都對董明珠總是沒搞清楚事情原委,就貿然指責小米的行為感到不解:
之前董明珠說小米空調自稱第一,但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結果小米根本沒說自己空調第一;這次又說小米侵權賠了50萬元……
7月份的時候,格力文傳還錘了小米官方旗艦店所售米家小米電風扇侵犯其專利,賠了185萬元,小米方面表示沒收到任何環境電器相關訴訟。
結果格力方表示,侵權產品是小米委托制造商“造夢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目前該公司已經支付了185萬元賠償,小米持有該公司8.0439%的股權。
而且部分網友認為,格力只是仗著多年積累的技術,用專利卡后來者的脖子,實際上核心技術并沒有太大競爭力。
董明珠作為上市企業的董事長,行事作風如此“心直口快”,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實際上,如果不是米家涉足了空調行業,小米和格力本來該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企業,除了2013年那次著名的董明珠和雷軍在央視財經的賭約。
但事情壞就壞在,小米進軍空調行業,只是一個子業務,卻硬生生在大行情下滑的家電市場,奇跡般地做出了逆勢增長。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7日,中國線上空調市場的市占率排名中,格力同比下跌3.01%至24.04%,排在第二位;小米空調則同比增長4.31%至11.82%,升到第三位。
與此同時,米家空調的好評度還在不斷攀升,每逢大促米家空調基本都能斬獲不少銷量
不少網友還對小米空調動不動就賣斷貨的情況恨鐵不成鋼。
在專利方面,雖然比不上深耕數十年的格力,但根據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北京小米軟件有線公司有數百項空調相關的專利申請,包括了“空調內機”“室內濕度確定方法”“空調控制方法”等相關專利。
前段時間,小米發布了新款上出風空調:
黑馬當時就驚為天人,我這個被空調直吹的風濕腦殼終于不需要擋風板來拯救了。
雖說上吹風空調不是小米首發的創新,但這種積極采用解決消費者痛點的設計,著實獲得了不少好評。
更何況,哪怕旁人罵米家家電“貼牌”“代工”“雜牌”,質量問題頻出之類的問題,但架不住米家的產品性價比真的高啊:
據媒體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線上空調市場,美的的均價是3154元,格力的均價是3479元,小米的均價只有2281元。
難怪雷總對此凡爾賽:我以為家電行業很卷,沒想到路這么寬。
其實黑馬覺得吧,對于企業來講,不管口水仗怎么打營銷怎么做,最終還是產品說話,對于自己認可的產品,消費者自然會用腳投票。
有趣的是,這個觀點,今天的另一個熱搜callback了。
評論區聊聊,你會買小米空調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