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特朗普又一“訴訟勝利”,美國廣播公司(ABC)與特朗普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向特朗普的總統圖書館支付1500萬美元,以解決針對ABC主播喬治·斯蒂芬諾普洛斯的誹謗訴訟。ABC還同意向特朗普律師的事務所支付100萬美元的法律費用。
01
ABC和他的新聞主播被告上法庭,是因為他們在一期節目中反復說“法官和2位陪審團人員認定特朗普強奸了卡羅爾女生”,而陪審團講的是“性侵害”,這因此構成了毀謗。
特還將起訴CBS、《紐約時報》等媒體,在過去幾年,有不少媒體夸大其詞,錯誤報道他是“強奸犯”。
特朗普指責ABC和斯蒂芬諾普洛斯損害其名譽,并向法院提起訴訟。
特朗普究竟有沒有“強奸”卡羅爾?紐約法院對卡羅爾的“性侵犯”指控無法定罪,因為她提供不出具體的時間,當時陪審團以“特朗普毀謗她的名譽”被判罰款8330萬美元,因為特朗普說卡羅爾并不是他喜歡的類型。
這認為是對女性的侮辱和不尊重,因此被判罰款八千多萬美金,特朗普覺得很“冤”。
這起“風流案”其實早就過了追訴期,但紐約法院特為這起案子放寬了時間,因此被共和黨指責這是民主黨把“司法武器化”,這反而讓特朗普獲得更多民眾同情。
02
卡羅爾是一位作家,她今年已經79歲,比特朗普要大1歲,她2019年在一本名為《我們需要男人干什么?》的書里,描述她曾在1996年被特朗普性侵。
1996年,也就是20幾年前卡羅爾都50幾歲了,特朗普也是50幾歲,他們是在百貨公司購物時遇到,然后就被帶到了衣帽間,這個“故事太離奇”,因此該書一發表,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特朗普還在任正準備競選2020年總統,特朗普矢口否認。
卡羅爾的指控,被一些保守派媒體懷疑她是為了出名和經濟利益。
同年11月,卡羅爾以名譽侵權為由,在紐約高等法院對特朗普提起訴訟。
經過幾輪折騰,卡羅爾2022年重新向法院指控特朗普“強奸和摸索”她,并且還對她進行了毆打。
她的描述越來越離譜,但她卻無法提供人證物證。
今年4月,此案正式開庭。特朗普并未出庭應訊。卡羅爾出庭作證稱,1996年春季,她在離開豪華百貨公司伯格多夫-古德曼前,遇見了特朗普。
說特朗普要求卡羅爾幫他挑選禮物,這兩個陌生人就這樣交談了起來,然后卡羅爾就跟著他上了電梯,他們就一同去了內衣店,他們在換衣間調情。
這感覺很有故事和戲劇性,有人懷疑作家是在進行小說創作,但她卻說她遭到了“強吻”,然后就發生了“性侵”。
03
這讓特朗普的私人道德備受爭議,因為這幾年正是女性權益意識覺醒,好萊塢在發起“米兔運動”,女性堅決對“性侵”“性騷擾”說不,那么特朗普是不是“性侵”了卡羅爾呢?她當時也沒有報警、也沒有證人,這只能憑“女性的感受”來定罪了,因為“覺醒文化”就是在鼓勵個人意識和自我感受的覺醒,而不是來自“事實”,特朗普也就“越為自己辯護錯誤就越多”,最后被判向卡羅爾賠償8000多萬“毀謗費”,很多人都覺得這一判罰太重。
除了“性侵案”,特朗普還遭到“艷星封口費”案的再審,讓他的“性生活”遭到了法院公審。
那段時間是特朗普的“至暗時刻”,他多起官司纏身,這也讓部分共和黨支持者離開他。
或許是頻頻出庭,有記者報道說,特朗普某些時刻似乎在現場睡著了:他雙臂交叉,向后靠在椅子上,眼睛似乎每次都會閉上幾分鐘。
《紐約時報》資深政治記者馬吉·哈伯曼說,有一刻,特朗普的下巴一直貼在胸前,他似乎也沒有注意到律師遞給他的紙條?!八坪跏撬?。他的頭會不斷地往下掉。”
04
特朗普“封口費案”的女主角丹尼爾斯她也是為了出書,說她在2006年與特朗普有過性接觸。
丹尼爾斯曾表示,她于2006年7月在異常名人高爾夫錦標賽上被介紹給特朗普。特朗普邀請她共進晚餐,就在他的酒店套房。在那里他給她看了一本高爾夫雜志,封面上有特朗普的照片。
丹尼爾斯在2018年的一檔節目中說:“我當時想,應該拿著那本雜志打他的屁股?!?/p>
“他轉過身,把他的褲子拉下了一點——你知道他穿著內衣之類的——我只是打了他幾下?!钡つ釥査拐f。
她說特朗普問她關于她自己的情況,以及她是否愿意出現在他的電視節目“《名人學徒”》中。
她說兩人發生了自愿性行為。
據法院文件,2016年10月28日,在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的最后幾天,丹尼爾斯簽署了一份保密協議,她承諾不公開討論她與他的關系,以換取130000美元的付款。該協議由她當時的律師基思·戴維森和當時特朗普的私人律師兼經紀人邁克爾·科恩簽署。文件上有特朗普應當簽名的地方,但他從來沒有簽過。
特朗普一直不承認這件事,當時法院判決不成立。
2024年,她又以“封口費”起訴,而且陪審團裁定特朗普不可以“回避”,這就是他連續出庭接受“審問”,一些左媒稱他“性侵犯”。
連篇累牘的報道,在自媒體時代,反而讓這些“指控”被解構,成了政治“花邊”,公眾出現了審美疲勞他們也不再關心了,而是回到“嚴肅政治”問題的關注。
他們更關心特朗普的施政綱領,他的政策,如何解決現實問題,對經濟增長、邊境安全和控制物價的具體策略,這是與個人生活相關的事情,這反而讓選民變得理性和成熟。他們不再相信媒體的煽情,而是通過候選人的言行、他的家庭、他在關鍵時刻,面對呼嘯而過的子彈時臨危不懼的反應來判斷一個人。
經過了這些洗禮,特朗普獲得了勝選勝利,他開始了反擊,是時候凈化媒體空間了。這是不是很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