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興國寺,一座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千年古剎。近段時間以來,興國寺火爆出圈,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熱點話題。
我們先從一紙告知書說起。
告 知 書:
您于2024年11月26日反映:吾悅廣場開發商開發的小區吾悅天筑2024年12月31日前要交房,現小區內有興國寺一座,開發商承諾搬遷,興國寺影響小區內七號樓與東大門的建設,還影響小區內綠化的整體布局,且每日誦經等,不適于交房入住,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與吾悅天筑小區開發商落實興國寺搬遷并提供一個準確的時間等問題。我們于2024年11月27日受理,并發出受理告知書。
根據調查情況,經街道辦事處研究,作出如下處理意見:
1、按照縣政府總體規劃,滑縣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2022年開始建設,由于興國寺位于該項目地塊內,需搬遷異地重建。目前興國寺搬遷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2、已經選定新址,新址用地隸屬于城關街道牛莊村,位置在北環路北側,相關協議已經簽訂,征地工作進行中。同時配合縣民宗局準備興國寺異地重建相關手續,異地重建資料已報省民宗委。
如不服本處理意見:可自收到本處理意見書之日起30日內向滑縣信訪事項復查委員會書面提出復查申請。
滑縣城關街道辦事處
2024年12月12日
如果不能留住它,那就留下回憶吧。
借此機會,掌上滑州再次踏入興國寺,為了道別,更為了帶大家實地尋找記憶。
滑縣興國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七十多年之歷史。《重修滑縣志》載:“興國寺,在城內東南,唐貞觀年間創建。有舊存后魏平昌令汲仲敬造石浮圖及古四面造像石佛龕,今存。有七層雁塔,與文廟對峙,俗名卓筆峰,明季因地震頹廢。”
興國寺內僅存的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滑縣興國寺功德碑》也有詳細記載:滑縣興國寺,南北長二百二十步,東西寬一百一十步,與同在滑縣城關鎮八街村的明福寺塔為鄰,在明福寺塔西北。
距明福寺塔約五百步,有大雄寶殿五間,前塑三世佛,后堊三大士,傍列十八圣僧,另有環廊四十八間,中營五棟,左有鯨樓,右對七層雁塔,鐘鼓樓挺立山門兩旁,總占地36畝。可惜,該寺毀于抗日戰爭,滅跡于毀于文革。
現有的滑縣興國寺是于一九八二年,在省佛教協會倡議下興建的,占地面積四余畝。主要建筑有山門、雁塔、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五觀堂及廊房等。
滑縣的親
對此您有何看法
評論區說說唄
點擊下方藍字!
?
掌上滑州法律顧問:李宏法 李秀章 岳康民 溫俊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