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國務院批復了《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并對外發布。
這意味著,合肥未來十年的城市發展格局已正式出臺。
其中有些定位調整,似乎值得推敲。
根據《規劃》,提煉出幾條重點內容:
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功能定位: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
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應該說,批復后的《規劃》對合肥未來發展是有著極大促進的。
比如圍繞以“創新引領的全國典范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為發展愿景,合肥肩負引領安徽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建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任務。
因此,合肥將構建“中心引領、兩翼齊飛、多極支撐、嶺湖輝映、六帶協同”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其中,中心城區將建設為近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巢湖城區、廬江縣城、長豐縣城建設成為合肥市輻射皖江、帶動皖北的橋頭堡;下塘、合巢、合廬三大產業新城做大做強,打造產城融合、特色鮮明的中小型城市,全面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規劃范圍包括4個行政區、4個縣、1個縣級市,國土面積約11445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8.2%, 其中,市轄區面積1339平方千米。
參考合肥行政轄區現有1.14萬平方公里,可以發現,規劃面積并沒有改變。
不過,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現在常住人口937.0萬人。
而根據《規劃》,合肥將以成為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為目標,到2035年,常住人口將超過1300萬人,成為真正的千萬人口城市。
圍繞《規劃》提出的 “塑造‘1412’城市中心體系,高質量建設一核四心的城市主中心、十二個城市副中心(其中中心城區九個城市副中心)”
其中,“一核”指的是“駱崗公園”;“四心”是指“天鵝湖中心、老城中心、東部新中心、濱湖中心”。
駱崗公園被稱為合肥市的“城市封面”,也是世界最大城市公園
九大城市副中心:運河新城、蜀西湖、空港中心、廬陽北部、北城、經開、少荃湖、肥東和睦湖、肥西。
此外,還將重點發展“包河、淝河、卓越城、柏堰湖、蜀山東、高新、運河南部、紫蓬、潭沖河、紫云湖、長臨河、肥東老城、淮海大道、王崗、電機廠、三十頭、科學片區、北城”18個大片區中心。
不僅如此,合肥的東部新中心還將提升,與天鵝湖、老城、濱湖同級;蜀西湖與運河新城、少荃湖同級;南部將圍繞駱崗公園,推動肥東、肥西、長豐與市區一體化發展。
總體來說,合肥未來的城市建設是一種鉆石型城市公共活動中心體系,塑造高端公共服務設施的全新區域。
被合肥人引以為傲的“環城公園”,在《規劃》中也被提到,重點是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串聯重要節點,打造城市新“翡翠項鏈”,成為未來城市最靚麗的風景線。
《規劃》還提出,將以“一心(量子中心)、一谷(科大硅谷)、一鎮(以濱湖金融區、高新區基金集聚區等為主載體的金融小鎮)、三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國際交流和成果展示區、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區)”為重點,聚力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
同時,以“一城”(濱湖科學城)“兩廊”(融入G60科技創新走廊與滬寧合產業創新走廊)為格局,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重點打造“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現象級產業地標。
在交通上,擬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依托“1155”行動計劃,建成及在建鐵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城區快速路500公里、軌道交通500公里。
未來將實現合肥與長三角城市高鐵聯系通道,建設1小時覆蓋全省、2小時緊密聯系長三角的高鐵網絡,協同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
與此同時,還將以長江經濟帶為基礎,推進合肥-南京、合肥-武漢、合肥-安康、合肥-溫州等高鐵建設,打通向西快速通道,加密向東通道。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說明《規定》對未來合肥發展有了清晰且明確的定位,也為合肥經濟加快發展添了一把“火”。
不過,仔細研讀后也發現,有些“火”燒得是挺猛,有些經過比較,似乎燒得并不旺。
此次《規劃》,合肥在能級定位上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定位上則是“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
聽著覺得沒啥,是吧?
可對比下同類省會城市,就咂摸出不同。
比如和南京、杭州相比,這兩個省會城市都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對比之下,合肥的交通少了“國際”的定位,制造業少了“全國”。
別看只是表述上的微妙之差,但未來的政策與資金扶持,甚至自身外延拓展,就是天壤之別。
或許合肥確實從國際知名度來說,不如南京和杭州,但還有一項“科技創新”,應該是不輸于這兩座省會城市的。
在新《規定》中,合肥只是“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與南京與杭州均為同一能級。
要知道,合肥這些年可是一直被稱為“科里科氣”。
依靠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離子研究所、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等機構,合肥在核聚變、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光存儲等科技創新領域成績,有目共睹。
而且縱觀2025年國家對各省定位中,安徽可是唯一被提到“科技創新”省份。
國家對各省定位
可問題是,這么高的定位落到合肥,為何沒有更具高起點的表述呢?
畢竟,除了合肥,安徽省內其他城市是很難承接這個“科技創新”定位的。
一般來說,對一座發展型城市,高定位也是高要求,既是對城市未來規劃有指引作用,也是對當下發展的科學總結。
可《規定》中,合肥兩個功能定位有些降低,甚至原地踏步,實在令人不解。
或許,這與中央層面更審慎務實看待城市發展,也與合肥前幾年過快發展帶來的一些影響有關。
2016年,GDP僅5660億的合肥,在國際批復的功能定位中,突然從“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躍升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變化之大,令人側目。
合肥風光
那時的合肥剛加入“長三角城市朋友圈”,無論經濟還是科技并不像如今這般光鮮亮麗。
甚至,當時的合肥體量不要說與跨入萬億的南京、杭州相比,就連同梯隊的鄭州(7315億)、濟南(6738億),都有些差距。
能給出的解釋好比學校老師,為了鼓勵中等成績的學生,特意頒發了一個“學習進步獎”,以資鼓勵。
好在合肥后來也確實不負眾望,通過“投行化”的招商引資新路,以及孵化許久的 “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等產業,成為中國城市經濟的“黑馬”。
“集”在后來的表述中被替換為“急”?,圖片來源:屋頂研究
伴隨合肥的聲名鵲起,各類追捧合肥以產業引導基金為龍頭的招商引資故事漸漸多起來,儼然將合肥變成了經濟領域的“網紅城市”。
許多城市聞風而至,抄“合肥模式”作業逐漸成為各地一大特色。
但大部分城市都沒有意識到,單純跟風模仿,或許只是東施效顰,徒勞無功。
就像合肥政府始終拒絕被冠以“賭城”名號一樣,合肥的龍頭企業、明星項目的落地,絕不是簡單地拍腦袋、擲骰子的賭博。
引進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汽車等成功企業背后,其實是合肥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基于產業發展需求,一路延伸缺鏈補鏈。企業缺啥,就投啥,實際上是經過了漫長的鋪墊和養護,靠的是耐心和專業,而不是運氣。
蔚來中國總部入駐合肥
換句話說,“合肥模式”對每個城市能否有促進作用,考驗的是學習城市能否見賢思齊,從中找到和栽培真正適合本地區發展的上下游產業鏈,而不是某個“押寶”企業。
可惜的是,許多城市只看見“合肥模式”充滿戲劇性的動人故事,以為是靠錢就能砸出會下蛋的“金雞”。
在“合肥模式”刺激下,各地紛紛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紅紅火火熱鬧非凡。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國各地政府引導基金共有283支,總管理規模近3.9萬億元。
這些資金是不是真的能吸引來有潛力的企業且不說,這種政府揣著錢袋子下場,深度介入企業經營,是否會影響市場競爭公平?
同時,政府前期將手伸入市場后,又能否像合肥那樣,以股權置換形式,客客氣氣退出,讓市場恢復應有的自主性?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看上去很美的“合肥模式”,囫圇吞下可能就真會“卡脖子”了。
與此同時,合肥雖然在高科技領域有著傲人成績,但制造業在長三角區域內,與上海、蘇州等地還有著明顯差距。
就連近在咫尺的南京,合肥制造業只有家用電器、整車裝配、電子元器件可以拿出手,而南京電子、石化、鋼鐵、汽車、電力產業不僅種類齊全,很多也對合肥形成碾壓。
2023年,合肥工業總產值為4642.21億元,南京卻是1.53萬億,幾乎是合肥的2倍。
因此,《規劃》將合肥未來定位“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還是比較客觀實際的。
不過,有些奇怪的是,2023年杭州的工業總產值為4355億元,卻被定位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杭州數字電商發達,也是與當年鼓勵合肥一樣,發個高等級頭銜鼓勵一下?
至于合肥在《規劃》中被定位成“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不知是不是考慮到“合肥模式”中,有很大部分是被熱炒的“高科技”,制造業尚無法立即跟上,有意希望合肥“緩一緩?”
合肥政務文化新區
換句話說:
新《規劃》中的合肥,不是某些功能給降低了,而是之前定位太高,如今需要再“沉淀”一下。
不管怎么說,《規劃》是每座城市發展的指引,但絕不是城市發展的上限。
對于合肥,方向有了,構架也出來了,剩下的就是鼓足干勁,加速城市發展腳步,讓經濟體量繼續邁上新臺階,讓科技創新與制造業有更多融合,也讓城市民生有著更為顯著地改善。
一句話,《規劃》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有人民有了更多就業機會,社會福利有了更多提升,成為一座有溫度、有高度的城市,那才是我們期待的城市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