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德國政府垮臺了。
12月16日的朔爾茨政府不信任案投票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員投下了不信任票,國會旋即將被解散,明年2月大國將開啟新的大選,不出意外,要跟朔爾茨這位老朋友say goodbye了。
這一個月來,全球仿佛進入到了一場“不信任罷免”的競賽道中,日本岸田/石破茂政府、韓國尹錫悅政府、法國巴尼耶政府、德國朔爾茨政府,先后實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光速下臺。
不得不說還是西方政府跑得快,好幾個都趕到了阿薩德政府的前面來。
沒辦法,隨著特朗普11月贏得了大選,之前親民主黨的西方國家紛紛跳車,甚至竭力扶持他們上臺的布林肯,這些天都在參議院接受質詢和“拷問”。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除了政治因素外,經濟因素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本次德國的垮臺,就源于跟特朗普意識形態較為接近的德國自民黨跟朔爾茨徹底鬧掰,在預算問題上,自民黨要求類似于阿根廷米萊的削減財政開支和減稅(小政府),并獲得在野黨基民盟的支持,而朔爾茨的社民黨和綠黨則希望延續拜登時代的財政大寬松(大政府)。
同樣,本月稍早的法國政府垮臺,也是因為馬克龍依靠的執政黨希望通過強行通過加稅來以維持政府的開支和赤字率(大政府),而特朗普的好朋友勒龐代表的國民聯盟則堅決主張減稅(小政府)
隨著特朗普勝選,現在西方國家的主流,已經變成了跟馬斯克的DOGE部門一樣,集體修正拜登時代搞出來的大政府,要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
甚至這些天鍵政圈最為熱議的敘利亞問題,歸其根本,也是俄羅斯和伊朗同時進入財政緊縮狀態,不得不對駐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進行“大動脈式裁員”。
這也預示著自新冠疫情和拜登政府上臺以來,全球大寬松時代結束了,各國將緊隨已經先行數年的中國,陸陸續續回歸至財政緊縮時代。
還記得三年前政事堂不斷提醒大家財政轉向收水么,大家誰也別笑誰,率先結束大寬松的我們,這幾年出現的各種怪現象,接下來,西方國家陸陸續續也會出現。
所以,我們也會看到12月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徹底完成了經濟層面的U轉。
微觀層面來看,西方集體U轉帶來的最直接沖擊,就是外需下滑引發的外貿,所以我們也會看到,12月會議之后,中央重新啟動了消費刺激,希望通過投資與消費彌補西方緊縮政策的影響。
宏觀層面來看,西方寬松的時候中國進入緊縮時代,搞了一把逆周期,如今西方U轉進入緊縮時代后,12月會議后,中央時隔十六年再次轉向“適度寬松”,又將搞一波逆周期。
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中國則是別人寬松我緊縮,別人緊縮我寬松,大家在不同的維度上都在針對美國的經濟周期搞逆周期。
最終,這一輪是否能否重現08年的成功,可以拭目以待,但相對確定的是,拜登四年的階梯是外貿,特朗普四年的階梯是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