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2 月 3 日商務部宣布對美國加強兩用物品出口管制起,至今已然過去半月之久。這短短 15 天,讓美國深陷困境,切實嘗到了中國斷供帶來的苦果。
應美國國防部之邀,美分析機構戈維尼就中國斷供稀有金屬一事發布了詳盡的分析報告,其結果表明,中國此招 “撒手锏” 所產生的影響,遠超美國此前預估。
據該報告披露,僅中國斷供鎵、鍺、銻這三種稀有金屬,便已對近 30000 個美國軍隊裝備所需零部件造成沖擊,還致使 1000 多種武器被迫減產。
當前,在美國軍隊 1萬多條武器裝備供應鏈里,有近90%離不開中國供應商。其中,海軍與空軍裝備所受影響最為顯著,究其緣由,軍艦、飛機均為稀有金屬的主要消耗品,一旦缺乏這些稀有金屬,諸多高強度材料以及高精尖設備便無從生產。
更讓美國頭疼的是,中國此次限制令不僅針對直接出口美國的稀有金屬,還對是否存在經其他國家轉運至美國的情況予以審查。如此這般 “打補丁” 之舉,徹底斬斷了美國的僥幸心理。
面對中國的斷供,美國并非毫無應對之策。在禁令生效前,美國就已加大對斷供商品的進口量,同時試圖從自身及盟友的稀有金屬礦場尋求開源節流之法。然而,重新構建生產線耗時漫長,且現有的物資儲備尚不足一年所需,因此中國限售致使美國軍火商生產放緩的局面已無可避免。
當下,在中美博弈的進程中,一種微妙的態勢正在形成:美國憑借技術封鎖,意圖遲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升級步伐;而中國則借助稀土等原材料的封鎖,延緩美國擴大實體產業與科技領先優勢的進程。最終,就看雙方誰能在對方限制舉措完全失效之前取得突破,進而重奪主動優勢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