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灣區眾校長及教育專家共聚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共議AI時代的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而就在上周,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強調要加強頂層設計和部門協同,統籌推進中小學和大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發展,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列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包括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和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對于這所由全球最大教育集團Nord Anglia Education落地在灣區的示范性雙語學校來說,建校已有5周年的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從一創辦開始,便以適應未來時代的教育為已任、培育善于應對變化和解決未來問題的學生而著稱。
該校創校校長楊琳琳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本質在于培育孩子的創造力、深度理解能力、思辨力,而這些能力的養成,需要擁有強閱強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和情緒力均強的孩子,“諾德安達一直按照這樣的培養模式,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以立體多維的課堂模式達成這些培養目標。”
在本次的創校五周年慶典上,該校以五年來培養的孩子特性為核心,發布呈現廣州諾德安達學子整體面貌的記錄片——《向世界提問的少年》,楊琳琳校長表示,對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來說,會提問,能提問,善于提問,敢于提問,既是深度思考力的體現,更是培養通過AI協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提出正確的問題,等于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問題是創新的先聲,是思想進步的驅動力。”楊琳琳校長表示,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包括正在邁進的AI時代,教育的本質從來沒有變過,她還引用了上述來自《哈佛家訓》的觀點佐證這一說法。
恰逢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建校五周年這一契機,該校還邀約了教育行業的校長、專家與意見領袖們共聚一堂,共同就“AI時代的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這一主題進行探討。對于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通知》,楊琳琳校長表示,關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我們學校從創校開始持續圍繞這六大任務為核心來辦學,今天的探討,我們也將圍繞這一主題,輸出我們的經驗,與更多的學校和同行探討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一體化發展上的進一步深化。會上,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創校校長楊琳琳表示:“在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往Ta希望的方向去努力,我感受到原來教育就這么有意義,所以這也是我35年依然堅持在教育第一線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我們面對的是孩子們給我們帶來的驚喜,所以教育不是我們在成就孩子,其實是孩子在成就我們”。
在本次的五周年慶典上,諾德安達教育集團中國雙語區董事主席唐健女士發表了“諾德安達與未來教育”的主旨演講,唐健女士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教育集團,諾德安達在全球的33個國家共擁有90所學校,這個全球校園的大平臺為學生們提供了通過網絡平臺、各種豐富的PBL項目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進行學術討論和研究的機會,“包括去坦桑尼亞開展社區服務、去瑞士雪山探險、去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峰會。我們與世界眾多著名機構的合作確保我們的課程獨特性,特別是與茱莉亞學院合作的表演藝術課程、與MIT合作的STEAM創新課程,已經成為諾德安達全球學子體驗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專業方向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AI時代的教育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圓桌論壇上,多位教育專家就AI時代的教育變革和人才培養策略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的創校校長楊琳琳表示,該校自創辦之初便致力于培養能夠適應未來時代的學生。她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深度理解能力和思辨力。這些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學校通過立體多維的課堂模式,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致力于達成這些培養目標。楊琳琳校長特別強調了提問能力的重要性,認為這是深度思考力和通過AI協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體現。她指出,盡管社會在不斷發展,包括進入AI時代,但教育的本質從未改變。
荔灣愛莎國際教育園區總校長、廣州荔灣愛莎文華學校校長(國際方向)霍劍華則強調了科學使用AI產品的重要性。他認為,應該鼓勵青少年使用AI,但必須有規則地引導,避免放任不管。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他們在實踐中正確認識和使用AI,讓新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任務。
廣東國際教育促進會、國際化學校專委會常務副主任袁拔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AI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和時代趨勢的工具,孩子如果不使用、不掌握,就會落后于他人。在使用AI的過程中,既要引導也要避免孩子過度沉溺。他提出了提供AI不能提供的快樂,如運動和親子關系,來平衡孩子的生活。袁拔還指出,AI在教育系統中是一種元工具,因此整個學校的教育體系改革應該賦能老師去掌握這樣的元工具認知和能力。每個學校應根據自身情況、學生水平、生源狀況和教師素養等因素來制定具體的實施策略,這對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和要求。
在AI時代,教育創新和人才培養應聚焦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深度理解能力和思辨力,同時科學引導學生使用AI產品,避免過度依賴,并注重提供多樣化的快樂體驗來平衡孩子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