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欖的應用正面臨較大的市場震蕩。
作者@Momo
今年年初,有抖音美妝達人發布視頻稱,美國品牌CSS希妍萃的一款油橄欖精華產品未檢出油橄欖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橄欖苦苷、羥基酪醇,直指CSS品牌方涉嫌虛假宣傳。指控一出,曾為該產品賣力帶貨的“抖音美妝一哥”駱王宇隨即回應表示,即使不含橄欖苦苷、羥基酪醇,也并不代表產品沒有添加油橄欖葉提取物。
隨后,“油橄欖成分是否真的有效”、“如何辨別油橄欖成分”等內容也隨著事件的發酵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及自媒體的討論,此外,針對“油橄欖是否虛假添加”的疑問也牽扯到了其他品牌,例如同為進口品牌的Alra、修麗可,國產品牌的安修澤、一葉子等,一時間人人自危。
在CSS事件爆發后,油橄欖葉提取物這一原料的廣泛應用逐漸受到質疑,盡管油橄欖作為植物原料具備顯著的抗氧化與舒緩效果,但其市場潛力卻因成分復雜且提取工藝參差不齊,面臨較大的信任危機,體現在行業內則是對油橄欖的開品需求顯著萎縮了,不少品牌已經停止了與油橄欖相關的新產品開發計劃,油橄欖的應用正面臨較大的市場震蕩。
新興原料油橄欖遭拋棄
隨著近年功效熱的延續,一批批兼具市場潛力和強功效性的原料逐漸被各大品牌爭相挖掘,其中又以容易建立品牌形象的植物原料更受追捧,例如谷雨的光甘草定,薇諾娜的青刺果,稀物集的松茸,以及本篇的主角油橄欖。
據巨量引擎發布的《2022美妝成分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油橄欖成分排名“TOP50成分潛力榜”第二位,搜索趨勢甚至了超越勝肽、果酸、玻色因等熱門成分,是當之無愧的明日之星。
油橄欖原料的應用面較廣,根據加工程度和部位的不同,得到的相關成分就包括有油橄欖果油、油橄欖葉提取物、油橄欖果提取物、油橄欖果殼油等十余種成分,其中又以具有舒緩、抗氧化、祛痘功效的油橄欖葉提取物最受市場青睞。
根據《美妝浪潮》不完全統計,使用過油橄欖葉提取物成分的化妝品品牌就有多達4000余個,其中既包括雅詩蘭黛、蘭蔻、歐萊雅等進口國際品牌,也包括孔鳳春、百雀羚、歐詩漫等傳統國貨品牌,且其使用頻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除了護膚品,彩妝品牌同樣看中了油橄欖葉提取物的舒緩與抗氧化功效,將其廣泛應用于口紅、粉底等產品中。例如,彩棠品牌在2024年備案,包含粉底液、遮瑕膏在內的40個產品均使用到了油橄欖葉提取物。而國際品牌如香奈兒,也在多批次口紅中添加了該成分,進一步印證了這一成分的市場認可度與應用廣度。
但今年年初的CSS希研萃事件徹底引爆了信任危機,從品牌到達人,都對油橄欖原料及相關成分失去了信心。
根據《美妝浪潮》不完全統計,近4個月含油橄欖葉提取物成分的備案產品數就環比下降了超過35%,不少品牌紛紛緊急叫停了與之相關的開品計劃。
“出貨量接近少了有一半吧,我們原本接了不少品牌的新單子,有些甚至都定好樣了,但是在最后關頭都把貨量砍下來了,說是要內部重新梳理,不敢一下備太多油橄欖的新貨,有些還在打樣階段的單子就直接叫停了。”杭州某工廠負責人向美妝浪潮透露,“市場是很敏感的,之前備的貨都指不定因為這件事砸手里多久,誰還敢開新品。”
另一方面,美妝達人對油橄欖產品的警惕也讓油橄欖產品在推廣上舉步維艱。今年6月份,美妝浪潮在與達人的一場對談中了解到,CSS事件發生后,許多達人都將css希萃妍、Alra油橄欖精華等相關產品打入了接廣黑名單,害怕在事情未明朗之前受到牽連。(參考閱讀:行業逆風呼嘯,博主都學會跟美妝品牌叫板了)
截至發稿,《美妝浪潮》在社交媒體搜索發現,達人們嚴拒油橄欖產品的情況仍未得到緩解,僅有部分小體量達人在試探性接洽如歐瑪等具代表性的油橄欖產品。
油橄欖翻身難,品牌如何應對
有業內人士在CSS事件后發出了如此慨嘆:“油橄欖成分的市場潛力絕對不止于此,無論是實際的功效性還是應用前景來看都是個相當好的成分,因為受波及而被雪藏實在是太可惜了。”
從源頭來看,油橄欖面臨的信任危機首先源于成分的不透明。
植物提取成分一向都是化妝品原料的問題重災區,根據提取工藝的不同,同樣都是標在配料表中名為“油橄欖葉提取物”的成分,內含的組分卻千差萬別。
以“油橄欖葉提取物”為例,其中含有黃酮、有機酸、橄欖苦苷和羥基酪醇等多類化合物,所起到的功效作用亦不同。
去年9月,上美股份旗下一葉子品牌就牽頭發布了《化妝品用原料 油橄欖葉提取物》團體標準,這也是國內首份油橄欖葉提取物相關的團標,其中就對化妝品原料油橄欖葉提取物的提取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橄欖苦苷含量等作出了規定,更進一步建議選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油橄欖葉作為原料進行提取,量化了選材標準。
而具體到品牌側的市場動作,在今年CSS事件后,《美妝浪潮》留意到不少品牌均主動選擇在產品宣傳中加入對核心活性物質含量的表達。
例如新銳品牌光的法則,就在其一款“綠光油橄欖精華”的宣傳內放出了羥基酪醇683.27mg/kg,橄欖苦苷4032.67mg/kg的SGS檢測報告,選擇通過主動曝光活性物質的含量,直觀地展示起效成分的含量。而另一國貨品牌安修澤oncur也在CSS事件后,公開了其數款油橄欖產品的橄欖苦苷及羥基酪醇檢測結果。
截自光的法則天貓旗艦店
除了曝光成分含量外,更有品牌選擇在提取工藝上作深耕,例如對于油橄欖葉成分有長期應用的功效護膚品牌畢生之研,就在其新品“油橄欖凍干次拋”宣發的同時,詳細公開其植物外泌體的專利研究,邀請美妝達人到訪品牌研究中心,深入介紹其自研的油橄欖葉外泌體PL-OleaExo?。
油橄欖自然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到同類事件牽連的原料,油橄欖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品牌及美妝達人組成的營銷環節在推廣新興成分時的激進,以及對成分功效和透明度的忽視,各類“新奇”“高效”的成分層出不窮,但營銷話術往往跑在了科學驗證的前面。
在油橄欖葉提取物之前,包括煙酰胺、藍銅勝肽、光甘草定、熊果苷等成分也曾因不同品牌間的質量參差不齊而陷入爭議。功效護膚的本質是科學驅動,油橄欖事件既是一次危機,也是相關品牌們借此抬高賽道門檻,沖擊油橄欖領頭地位的契機,推動原料新標準的建立、完善更細致的檢測體系,不僅能增強消費者信任,也有助于為市場的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