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xīn)州市,古稱“秀容”,簡稱“忻”,是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也就是如今的大同,決定向南突圍,到忻口方便擺脫追兵,高祖歡顏而笑,高呼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沿襲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忻州是山西省唯一同時擁有太行、黃河、長城三大旅游資源的地級市,自然資源價值高,人文景觀也豐富,五臺山、雁門關知名景點都不說了,就連不知名的大圣廟都都有故事,位于忻州市定襄縣河邊鎮境內,處在村莊北部的黃土山坡上,緊鄰蔣村火車站,距離縣城不遠,只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
大圣廟因為供奉《西游記》中的齊天大圣孫悟空而得名。或許是廟宇實在太小的緣故,網絡上根本沒有相關記載,只能從村莊70多歲老翁口中得知,他記得小時候都有大圣廟,并且已經存在多年,距今至少超過百年,過去香火還挺旺盛,后來出于山林防火需要,才禁止焚燒香蠟紙燭,慢慢被人忘記。
大圣廟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小廟宇,整座廟宇用紅色石塊壘砌而成,規模不是很大,長不過三米,寬和高都不過2米,四周是長滿雜草的莊稼地,遠遠望去,整個寺廟就像農村莊稼地里的旱廁,內部設施更簡單,僅供奉著齊天大圣的牌位和孫悟空的畫像,據說畫像還是村民自掏腰包請民間畫師繪畫而成。
有意思的是,不要看大圣廟規模比較小,當地村民卻非常重視小廟宇的保護。建房村原本也不大,這些年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失嚴重,如今村莊只剩下10多位老人還在堅守,老人守住古村落,也日夜守護著大圣廟,平常維護著廟宇,每逢節假日還要走進寺廟,雖然不能焚燒香蠟紙燭,心頭默默祭拜也好。
建房村村民為何要日夜守護大圣廟呢?有網友簡單地考證了一下,原來建房村處在黃土高坡上,莊稼地都是靠天吃飯的純旱地,而《西游記》中孫悟空能夠“呼風喚雨”,建房村的先祖便把孫悟空當作和龍王爺一樣可以降雨的神靈來供奉,祈求風調雨順,來年獲得豐收。
大圣廟對建房村來說,不可或缺,但放眼忻州、放眼山西,大圣廟就真的不知名了,為什么還要來說說大圣廟呢?兩個原因,農村成了回不去的故鄉,曾經鬧熱的古村落如今還只剩下10多位老人;另一個都是信仰,即或是不知名的大圣廟,即或不到10個平方米,村民能夠日夜守護,是因為他們信仰、崇拜,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