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不易。如果您對本人的作品感興趣,歡迎點擊關注按鈕,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創(chuàng)作最大的動力。
12月3日夜里,一紙“威力無窮”的戒嚴令通報到了首爾全市。隨著大批軍警涌向韓國國會,大量民眾的一些不好的回憶被喚醒了。在大量市民的抗議和議員的反對中,這場戒嚴宛如一場鬧劇一般,僅持續(xù)了六個小時就畫上了句號,而時任總統(tǒng)尹錫悅作為“罪魁禍首”,其政治生涯似乎也即將走向盡頭。不過無論如何,這場戒嚴算是又一次將國土面積并不大的韓國搬到了東亞的中心。
事實上,或許是韓國承平日久,相對于它歷史上各種跌宕起伏的政治風波,這場引起轟動的“戒嚴”其實算不上什么大場面。在東亞,韓國政壇向來以風云激蕩聞名,而這種不穩(wěn)定的政局又使得歷任韓國總統(tǒng)幾乎沒有一位能正常退位的,即使正常退位,也常常遭到下任的清算,就連韓國人心目中的國父也是如此下場。
早年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說到韓國的開國元勛,可能不少人想到的是第一任總統(tǒng)李承晚,然而在不少韓國人的心目中,真正的國父則是另一個人——金九。
金九于1876年出生在黃海道海州的一個普通家庭,是朝鮮半島在近代的民族英雄。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朝鮮王室逐漸被日本控制,國內矛盾激發(fā),金九參與了反帝反封建的甲午農民戰(zhàn)爭。當時的朝鮮封建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面對日本等列強的侵略只有屈膝妥協(xié),對待本國的廣大老百姓則是橫征暴斂,甚至用朝鮮人民的血汗去滿足侵略者的胃口,保證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最后,尖銳的階級矛盾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fā),而金九也在這時站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邊,參與了對抗封建王朝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
然而,年輕的金九畢竟缺乏斗爭經驗,沒過多久便兵敗如山倒,最終不得不逃往同樣受著列強侵略的大清帝國。
作為一名堅定的革命戰(zhàn)士,金九并沒因為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就放棄斗爭了。在中國,他積極爭取清軍的援助,盡管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他的信念并未因此而動搖。
異國他鄉(xiāng)的臨時政府
后來,金九回到了故鄉(xiāng),但朝鮮已經徹底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于是他又轉入地下繼續(xù)抗爭。期間還被日本人抓住并嚴刑拷打,但他始終沒有屈服。
因為在祖國的各種活動,金九被殖民當局視為眼中釘,被專門派人監(jiān)視他的一舉一動,但他還是設法逃亡到了中國,并加入了大韓民國設在中華民國的流亡政府。在幾經周折之后,金九成了這個臨時政府的領袖。
在日后的斗爭中,金九和臨時政府的政策路線一直在隨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進行著調整變化。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后,金九組建了一支“光復軍”,希望一有機會就可以大展宏圖,反攻到朝鮮去解放故鄉(xiāng)。但令他慶幸又遺憾的是,在他的這個計劃實施之前日本就已經宣布投降了。
二戰(zhàn)結束后,朝鮮很快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各大戰(zhàn)勝國都在想著如何從這一“戰(zhàn)利品”上分一杯羹。頂著重重壓力,金九還是盡力維護著自己這個正規(guī)政府的合法性,為自己的國家爭取真正的獨立和解放。
促進祖國統(tǒng)一卻遭刺殺身死
遺憾的是,這個沒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太大作用的臨時政府同樣也沒什么上桌發(fā)言的資格。朝鮮半島最終在美蘇兩國的博弈下被瓜分為兩半,分別由雙方扶持的政府管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知的朝鮮和韓國。
直到這時,金九作為一名有理想的民族主義者依然沒有放棄對國家主權的追求,依然在通過游說等各種方式促成南北統(tǒng)一。他的這種做法自然會觸碰“瓜分方案”的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最終被一名韓國軍官刺殺,成了這個國家政壇斗爭中的第一位“最高犧牲者”。
可以說,金九是一位真正為朝鮮民族著想的領袖。他希望的是讓朝鮮成為一個徹底的獨立主權國家,而不是像后來這樣成為背后大國插手東亞事務的棋子。
首任韓國政府總統(tǒng)被民眾推翻下臺
二戰(zhàn)結束后,朝鮮半島由美國和蘇聯分別支持的南北兩個政府統(tǒng)治著,李承晚就是南朝鮮——韓國的首任總統(tǒng)。
相較于寒門出身的金九,李承晚的出身就“高貴”得多。他擁有著朝鮮李氏王朝的血脈,從封建價值觀來看他也更有資格做朝鮮的“正統(tǒng)”統(tǒng)治者。
在那個風起云涌的革命年代,年輕的李承晚也和金九一樣,有著救國救民的理想信念。對于被日本控制的朝堂有著不滿的他,大力促進著民族獨立,并且還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
在斗爭的過程中,他像金九一樣進過監(jiān)獄,也同樣在監(jiān)獄里“龍場悟道”,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
就任大韓民國總統(tǒng)后,李承晚以大權獨攬為目標,在美軍支持下,以血腥手段鎮(zhèn)壓民眾反抗。朝鮮戰(zhàn)爭中,李承晚為拖住美軍,反對停戰(zhàn),美國為安撫李承晚政府,簽訂了《美韓共同防御條約》,駐韓美軍地位正式明確,韓國政府屬性確立。
1960年,韓國爆發(fā)革命,反對李承晚的獨裁統(tǒng)治,此時,李承晚也被美國拋棄,最終流亡夏威夷。
結語
韓國政府從第一任領導人開始,大部分都難以有很好的下場,青瓦臺魔咒幾十年來籠罩在韓國上空。這與其開國時建立的政治體制脫不開干系,國家沒有真正獨立,總統(tǒng)任期短,權力大,每每卷入腐敗丑聞,且政治斗爭異常激烈。如果還是這個現狀,青瓦臺魔咒是打不破的。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創(chuàng)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