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城市管理者有強迫癥,就怕他的審美還很單一。
前不久,滄州市新華區一條街道店鋪被統一安裝“黑底白字”招牌。
主打一個“殯葬風”。
很多路人一條道走下去,別說消費欲望了,差點被嚇得魂飛魄散。
前段時間,決策層反復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
我也不知道相關城市管理者是怎么深刻領會精神的?
上面說要拿他們當“自己人”,于是就把自己的審美強加到“自己人”身上去了。
上面說要“提供更多機會”,于是強行給他們換了新招牌。
好在現在網絡發達,有人拍了段子上傳后,引起了數千萬的圍觀,評論區好不熱鬧。
當地可能也是頂不住輿情了,一夜之間,又以異常高效的行動力,連夜拆除了這些招牌。
據說后續還會裝新招牌,顏色可以選擇(紅、藍、綠三色)。
拆了換,換了又拆,這一來一回,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這錢讓誰去掏呢?
馬上就2025年了,離林毅夫等專家預測的“進入高收入國家”,只剩13天。
我想提醒一些人,不是什么蔬菜都能像韭菜那樣,割完一茬,還能接著長好幾茬的。
大部分蔬菜,割了就是割了,你不補種,地就荒了。
我還想提醒一些人,現在國家正在進一步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把“zhan”又改為“Station”了,還對越來越多的國家免簽了。
但這些海外游客來到中國某個城市,看到一條街都統一使用一樣的招牌,又會產生怎樣的觀感呢?
還會不會有投資和消費的欲望呢?
其實,統一招牌這件事,很多地方都有,滄州只是因為“審美出格”被曝出來了。
很多沒曝出來的,只能吃啞巴虧。
對于商家而言,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依法享有自主設計商標、商鋪招牌的權利。
很多時候,一個充滿個性的招牌,就能為商家招攬不少客戶。
但有些城市管理者吧,似乎見不得市場經濟的百花齊放,愣是以“影響市容市貌”等理由,要強行改上一改。
而且往往冠之以“依法整改”的名頭。
商家還不敢不不服從,因為不服從,或許“好日子”就會在后頭。
統一招牌,到底對城市管理者有啥好處?
改的不好,商戶生意就差,稅就交得少,到頭來影響還是自己的福利獎金。
我是想出腦膜炎,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圖什么呢?
因為他善?還是說承包招牌工程的人,是真正的“自己人”?
答案在風中飄蕩。
最后,祝有關單位的相關賬目和執法材料,能在未來經得起“組織審查”。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