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很多人說,紅軍時期一個班配不齊3把槍,現在解放軍一個班也找不到3把槍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這個說法其實有些夸張,紅軍時期咱們的槍其實挺多的,就是型號不統一,什么老套筒、遼十三,紅軍還繳獲過清軍遺留的打黑火藥的老毛瑟,萬國造子彈不好找。
到了陜北改編成八路軍,擴軍速度太快才出現了槍支不足的問題。
今年網上流傳過一段視頻,解放軍仿佛又回到了紅軍時代,12個人手上拿了8種不同的武器,相當“雜”,不過軍迷們卻表示就喜歡這么“暴力”的兔子。
先來看看這個班都拿了哪些裝備。
視頻中所呈現的解放軍裝備涵蓋了多種先進武器,具體包括95-1式自動步槍、QLU-131型狙擊榴彈發射器、191步槍,QJB-201班用機槍、10式重型狙擊步槍、CLR4型輕型狙擊步槍、171式沖鋒槍以及09式霰彈槍。
在視頻中,解放軍穿的是叢林迷彩,腳上的靴子也是新的,胸前的防彈衣插板與身體貼合的很完美。可以看出,這是我國目前火力配置與裝備最全最新的步兵班,很多武器以前只在航展上看到過。
有些軍迷擔憂,這么多型號的武器,戰場后勤壓力一定很大吧?而且這怎么訓練呢?
這個擔憂不是沒有道理,8種武器,用了6種不同型號的彈藥,分別有5.8mm步槍彈、35mm狙擊榴彈、18.4mm霰彈、12.7mm狙擊槍子彈、7.62mm狙擊槍子彈和9mm手槍彈,后勤看了要崩潰。
好在這些武器彈藥都是本國生產的,量倒是能供應得上,這與紅軍時期就不一樣了。其實這個步兵班還少了一些武器,真打仗的話還缺無人機和肩扛式火箭筒。這兩個目前在解放軍里是不占武器編制的,網上流傳的圖片中并沒有展現出來。
實際上,這個步兵班估計是臨時組建的,目的就是對外展示一下當下解放軍步兵班的火力有多強,武器裝備種類多,現實情況下一個班不會有這么多種類的武器。
我們以合成旅的步兵班為例,大概9人,配備的一般是1把霰彈槍,4把步槍,2挺班用機槍,4個火箭筒,步槍當中還有一把精確射手步槍。這樣一看,使用的彈藥是不是少了很多,有6把槍用的都是同一種子彈即5.8mm步槍彈,額外要攜帶的是霰彈槍彈。而火箭筒是一次性的,打完就扔。狙擊榴、狙擊槍這些肯定也有大規模裝備,但是不可能把現役所有裝備都集中到一個班組當中。
其實,輕武器目前在戰場的效能是十分有限的,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只有狙擊榴可以攻堅,其余的在戰場上相當于士兵的自衛防守武器。俄烏戰爭中,雙方的士兵大多死于炮火和無人機扔的炸彈。拿輕武器的士兵只能填線防守,或者躲在戰壕里操控無人機。陣地攻防戰殺人最多還是手雷和無人機,打巷戰時狙擊槍、沖鋒槍和霰彈槍這些才有優勢,特別是狙擊槍。
說到用狙擊槍來打巷戰,很多人可能會有些費解,狙擊槍的射程遠,打得又準,怎么會用來打巷戰呢?現實情況就是如此,二戰時的王牌狙擊手大多是在城市里打出來的。朝鮮戰爭時期的狙擊手大多是在陣地上打出來的,但是這屬于特例,是志愿軍開展的冷槍冷炮運動,本質上還是我們的火力不足。
現代戰爭狙擊手則很難發揮作用,因為熱成像儀的普及讓狙擊手難以躲藏,而狙擊手一旦被敵人發現,那鐵定會遭遇火炮的遠程攻擊。在加沙地帶,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士兵基本都是在墻里掏個洞,狙擊靠窗戶或者在城市中間的以軍部隊。
相比而言,狙擊榴比狙擊槍的戰場實用性要好很多,它既可以當狙擊槍用,也替代了迫擊炮、步兵炮的作用。雖然當下我國步兵班很多都是可以背火箭筒的,但是重量大,一人背兩枚一個班也沒有多少,狙擊榴體積小、攜帶彈藥多,是非常好的步兵支援重火力。
當下,在中國參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國的工業實力強,有能力制造各種新式武器,以前紅軍是沒得選,有什么用什么,因此手上的武器很雜。現在是可選的武器太多,解放軍手上的武器也變得很雜,所以出現了這種錯位時空的感覺。
和平時期的戰術思想很多到了戰場上是要被淘汰的,這是正常的事,真的打仗,越簡單、越可靠、越容易生產、越有效的武器會被保留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