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結尾那個“圣母白蓮花”橋段著實讓人理解不能:
葉海平去見殺父兇手,滿足一個劊子手的臨終意愿,真是本劇的一大敗筆。
一股濃濃的強行升華上價值、以德報怨、爭當道德標兵的“偉光正”“主旋律”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尤為不適也頗為膈應,同時,本就不討喜的葉海平也在這一刻讓觀眾的不耐煩情緒到達了極點。
顯而易見,她的戲份是真的有“無窮無盡”還“無效”甚至“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既視感,難怪不少人懷疑她是加戲咖。
大多時候時候,葉海平的部分都難以逃脫觀眾的“毒手”——瘋狂拉進度條,不管是前半部分其與母親李文的沖突矛盾,還是后半部分結尾狗尾續貂的多余之處。
幼年與成年葉海平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割裂感,前者討喜,后者討嫌,前后是判若兩人,自然讓觀眾難以接受。
作為一個演員而言,演技不行是原罪。
按道理,葉海平作為從老一輩刑警那里拿下接力棒進行傳承的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應該是讓人不可小覷的,可擔當起重任的,也是能被寄予厚望和值得信賴的。
但直到最后,即使她獲得了大獎,也依舊沒能讓觀眾窺見一個成熟理性且強大的女警模樣——角色的內核沒立住,人格魅力沒出來,自然不能讓人信服。
關鍵是葉海平戲份很多,發揮空間很大,人物成長弧光很足,高光也處處彰顯,演員安冬如果吃透了角色,將會是本劇錦上添花的一個亮點,她本人也會圈不少粉絲,可惜現在其顏值演技都不盡如人意,雙雙被嘲。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只有寥寥幾場戲的小配角都比她“大刀闊斧”忙活了那么久演得精彩、叫人印象深刻,還有存在感,安冬著實在這部劇里是被碾壓吊打的程度。
“格格不入”是很多時候觀眾對“葉海平”的觀感。
與母親李文對戲,一股子生硬造作感,咋咋乎乎顯得很無腦,暴躁也無禮,跟小時候大相徑庭,而且也不該是這個角色本該有的狀態,讓人忍不住地不耐煩。
按角色設定來看,葉海平在劇里是名副其實的“正角”、“受害者”,本該讓人對其心生憐惜的,就像是幼年海平一樣,但實際呈現出來的卻是,成年海平反倒有了“反派”的不討喜感。
主要還是演員對表演分寸拿捏的不到位,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很多時候,她不是用力過猛,就是力有不逮,而且這還體現在方方面面。
和干爸秦川對戲,她其實很失分寸,這就看得出來演員缺乏對基層刑警的了解和對角色研究的不深入了,多次不分場合地公開叫“秦爸”,完全無視公務上的回避親屬原則,看得實在讓人倍感尷尬。
不僅不像是一個專業優秀警察該有的行事作風,而且跟秦川對手戲過多過密,她表演太刻意太用力,最后反倒都不像是其“干女兒”,更像其“小情人”了。
當然,很多細節,演員也沒有把握好,葉海平好像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名真正的刑警,而是把一切都當成了顯示自己光芒、滿足自己優越感的一場大型過家家游戲,給人的感覺很“浮躁”,“不踏實”,跟她的隊友形成了鮮明對比。
有時候,感覺得到演員的緊繃感,一直端著演戲,有點用力過猛,想表現出女警的正義凜然,但因為腦子積累不夠,內心感受不深,空無一物自然無所展示,沒有輸入自然沒有輸出,所以最后的表演就很僵也很空洞。
不過,葉海平也并非全無優點,在好幾場“心測”戲里,她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壓迫感十足,角色的機警、靈敏勁兒出來了,演員的狀態就很在線。
相較而言,安冬的職場戲比生活戲要好得多。
畢竟在這種刑偵題材的電視劇里,尤為貼近現實的慢節奏的生活戲最考驗觀眾的耐心,演員一旦演技不自然,就立馬會被觀眾捕捉到,而演員安冬確實功力不夠,演技沒能撐不起來。
雪上加霜的是,演員的長相也有點拖后腿了。
她顏值不算高,在演藝圈不算很漂亮的精致大美女,勝在有氣質也有辨識度,不過這也并非是重點,其實致命的是,她欠缺觀眾緣,也缺乏靈氣。
可能是面部走向不流暢,五官略顯尖銳,容貌也有整感,所以顯得有些咄咄逼人和刻薄傲慢,看起來是滿腹城府的,親和力捉襟見肘,不是天然討喜的演員長相。
這是客觀事實,所以選對角色很重要,其實她去演亦正亦邪的角色就很帶感,但演楚楚可憐的小白花就會說不出的違和。
因為長相表演都不盡如人意,安冬也無可奈何被冠上了“加戲咖”“關系戶”的帽子。
說起來,這也無可厚非,《我是刑警》演技派扎堆,老戲骨更是齊聚一堂,這其中的青年演員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畢竟調性就很不搭,處處皆顯突兀,29歲的演員安冬更是如此。
如今其羽翼未豐,安冬要離開于和偉實現獨當一面的日子仍是遙遙無期的。
畢竟,她確實是背靠“于和偉”這棵大樹好乘涼。
《歡樂英雄之少俠外傳》里的紅娘子;
《許你萬家燈火》里的斯琴;
《青春正好》里的邱楓;
《懸崖之上》里的保長女兒;
《二手杰作》里的劉曉丹;
《理想之城》里的唐秘書;
《大決戰》里的傅冬菊;
《白玉思無瑕》里的折枝;
《覺醒年代》里的謝婉瑩;
《巡回檢察組》里的白小蓮;
《七月與安生》里的藍琪;
《神探柯晨》里的大燕;
《獵毒人》里的陳童......
顯然,出道以來十幾部作品里,有8部都是跟于和偉深度綁定的,幾乎有她的戲就有于和偉,安冬都快成于和偉的“御用女演員”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安冬也確實是于和偉往劇組塞的人,畢竟安冬是北京閃念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演員,而該公司的老板是于和偉。
不得不說,于和偉對安冬著實是盡心盡責,既不辭勞苦地帶她拍戲,頻頻力捧,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悉心指導其拍戲。
安冬剛出道的時候,拍《獵毒人》,于和偉就一點點掰開了揉碎了給其講解重頭戲,要知道那時他還熬了兩個大夜,已經處于完全精疲力盡的狀態了。
其中的用心,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于和偉還很用心良苦,為了讓安冬飾演的角色被觀眾喜愛,他還專門給其設定了大一號的戲服,以顯得比較可愛和呆萌。
于安冬而言,于和偉是老板,也是恩人。
當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是價值交換,于和偉能頻頻力捧安冬,證明了她也不可小覷。
安冬的履歷很能打。
1994年出生于天津,從小學習舞蹈和鋼琴,2006年考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舞蹈系,2012年考入了解放軍藝術學院,2016年畢業后還考上了中國國家大劇院,并主演了話劇《仲夏夜之夢》。
安冬確實很拼,目標明確,每一步,她都走得很穩當,尤為鍥而不舍,并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未來我想拍一些能跟老演員、老戲骨合作的戲,不只是專業上好的東西能讓我學習,氣氛也特別好,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未來我想走實力派路線。”
安冬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她活成了一個主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規劃人生,她不是誰的配角,而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以不斷努力去實現自我價值。
事實上就是如此,成年后,如果不早早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你的命運就會像丟進溫水里的青蛙一樣,等到反應過來時,就已經沒有任何反抗的力氣了。
安冬每一步都走得很明確。
這也許是于和偉看重她的原因,跟公司里很多別的女演員不同,她不佛系,很積極進取,甚至野心勃勃。
而且客觀來說,她也是公司里女演員中最年輕也最有資質的一個了,所以安冬受捧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造就的結果。
無論哪個圈子都是一樣,都愛抱團,演藝圈也不例外,愛用自己人,拖家帶口很常見,關系戶也見怪不怪,老板帶著員工演戲更是家常便飯,但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安冬能不能支棱起來,最終還是得靠自己。
如今看來,顏值不穩定,演技也時好時壞,她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需上下而求索”。
不過,她才29歲,只要安冬趁著年輕,從源頭開始主動成長,熬過一段痛苦但充滿希望的蛻變期,那就依舊是未來可期的。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