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后,冬天的感覺回來了,滑雪愛好者、冰雪旅游者以及購置冬裝的顧客開始活躍起來。目前,滑雪運動冰雪游的消費熱情不減,各地都有消費者加入。
唯一比較奇怪的是——年末買羽絨服的人好像變少了,最近網上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據悉,這主要因為今年市場上,羽絨服整體漲幅達到30%~40%,消費者開始不買賬了,甚至有網友表示“還不如花100穿軍大衣”。
關于漲價,主要是因為羽絨服原料上漲。有一種說法是,受養殖業豬周期影響,豬肉價變低需求增長,導致鴨鵝需求降低,宰殺量大減。
有數據顯示,2019年商品肉鴨出欄量48.8億只,商品鵝6.3億只。2020年后,肉鴨和鵝的出欄量一路下跌,到了2023年,商品肉鴨降到42.18億只,商品鵝跌至5.15億只。今年,鴨鵝毛供應進一步減少,導致白鴨絨與白鵝絨的價格分別漲幅約100%和近60%。
但是不管怎么說,價格上漲對于消費者來講,就是弊。以往印象中,500元左右就能淘到品質尚可的羽絨服,而現在市場上動輒就要上千元,這個價格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預期。
不是顧客不愿買羽絨服,而是“便宜好貨”更吸引人。今年,騰訊新聞中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買羽絨服,1000元-2000元價位的只占17.6%,1000元以下價位的占比77%。現在的顧客消費變得務實,看品質的同時更追求性價比。
比如做服飾特賣有優勢的唯品會也發布了一組數據,近期平臺上雪中飛、鴨鴨等走大眾路線的國產,大部分價格折扣到幾百元左右,性價比較高,短時間銷量激增2位數,被消費者買爆。
同樣,唯品會上也有波司登這類定位中高端,品質不錯的品牌,近期在平臺上銷售也不錯。其羽絨服經過唯品會折扣后299元起,可謂“最便宜的波司登”,受到很多年輕消費者青睞。
由此可見,無論市場怎樣變化,對于消費者來說,心里自有一桿秤。無論商品的品質有多好,如果溢價太高,他們寧愿買丑一點軍大衣,也不輕易當“冤大頭”,現在的消費者就是這么“倔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