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多地都實施了技耗分離收費模式,例如河南、江西、內蒙古等地在不同的檢驗項目上都采取了這樣的收費方式。
現存收費模式的問題
雖然技耗分離收費模式有著諸多積極意義,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其一,難以充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盡管檢驗領域技耗分離本意是想更合理地核算成本和定價,但在實際操作中,檢驗項目價格調整卻忽視了醫務人員在檢驗過程中所付出的專業技術、時間精力等技術勞務價值,長期來看可能影響他們的積極性以及檢驗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
其二,增加患者不必要費用負擔。一方面,技耗分離后,患者面對的收費項目變得更復雜,除了原本的檢驗項目費用,還要單獨去看試劑等耗材的費用,理解成本增加。
其三,管理成本較高。技耗分離需要醫療機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人力成本,要將技術成本和消耗成本分離,就得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梳理和核算。
一地發文取消技耗分離收費的具體舉措
11月27日,呼和浩特市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部分腎功、心肌酶檢驗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專項調整的通知》的文件。
《通知》按照“項目價格5元+試劑平均中選價格”的思路確定項目價格,降低25項腎功和心肌酶檢驗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同步對26項肝功生化類檢驗項目收費方式進行調整,檢測試劑不再單獨收費。本次價格調整自2024年12月12日起執行。
腎功、心肌酶檢驗項目降價后,內蒙古還將結合糖代謝等生化類檢測試劑、腫瘤標志物檢測試劑、甲狀腺功能檢測試劑等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調整相關項目價格。
取消技耗分離收費模式的影響
(一)對患者的影響
取消技耗分離收費模式,對于患者而言有著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在醫療費用支出方面,以往技耗分離時,患者面對的收費項目較為繁雜,除了檢驗項目本身的費用,還需單獨留意試劑等耗材的費用,理解成本頗高。而且不同醫院選用的試劑不同、收費標準存在差異等情況,可能致使患者實際支出的費用出現波動,甚至在部分情形下費用不降反升。而取消這一模式后,將檢驗試劑成本含在醫療服務項目內,不再單獨收取費用,使得費用構成更加清晰簡單,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上述因素造成的費用不穩定情況,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就醫經濟負擔。
其次,從費用透明度來看,過去技耗分離使得患者要去分別了解技術收費和耗材收費等不同板塊,往往難以全面準確把握整體費用情況。現在統一收費后,患者更容易明白自己所支付費用對應的醫療服務內容,醫療費用的透明度得到有效提升,增強了患者對醫療收費的信任感,減少了因費用不清晰而產生的顧慮和疑惑,讓患者能更安心地接受醫療服務。
(二)對醫療機構的影響
在成本控制上,技耗分離收費模式存在著較高的管理成本,需要醫療機構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去梳理核算技術成本和消耗成本。取消這一模式后,醫療機構無需再耗費大量精力進行這種分離式的成本管理,能夠將更多資源集中投入到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等方面,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在服務質量提升方面,以往分散管理成本的精力可以轉而用于加強醫護人員培訓、更新醫療設備等,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取消技耗分離,僅限終端收費
綜合評估后,此次價格調整標志著檢驗終端收費正逐步向整體收費模式靠攏,盡管醫保局的定價核心依舊堅持技耗分離的原則。
技耗分離收費模式所引發的醫療機構結算難題,長期以來備受終端用戶的批評,這也是該模式未能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的深層原因。
醫保局依據“項目定價+試劑平均中選價”的策略,為每個檢驗項目設定了官方的終端指導價。醫療機構只需按照這一指導價進行收費,無需再額外收取試劑耗材的費用。
這種官方指導價的設定方式,與國家醫保局今年在檢驗服務價格治理方面所秉持的理念高度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醫保局官網已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專欄,并編制了包括超聲檢查類、放射檢查類等在內的17大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這些指南基本覆蓋了除檢驗醫學類以外的絕大多數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展望未來,2025年推出檢驗醫學類收費的國家立項指南已是大勢所趨,預示著不久的將來,檢驗項目的收費價格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標準化與統一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