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漫長的歷史,誕生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凝聚而成獨具東方之美的建筑文化。
有意思的是,雖然古人的本意并不是把建筑當作藝術(shù),但那些匠心獨具的建筑構(gòu)造和裝飾藝術(shù),早已成為了一件件供后人觀摩的展品,直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帶你們?nèi)タ匆惶幪貏e建筑——云山屯。
就在安順市區(qū)以南的十八公里,有處云峰八寨。
云峰八寨是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個屯堡村寨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軍屯駐的核心區(qū)。
之所以選在安順,是因為安順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雖然這里位于貴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峰林峽谷間有著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水源,亞熱帶多雨溫暖的氣候,地理優(yōu)勢帶來相對發(fā)達的交通。安順這片土地,高度密集的屯堡群落,成為西南一帶屯堡最集中的地方。
而云峰八寨之中,云山屯是屯堡文化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它的雄奇、險峻和美麗,曾令無數(shù)游客流連忘返,猶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書,也是“云峰八寨”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云山屯起初只是軍屯作用,后來在漫長的歲月中,征南大軍及家口帶來各自的文化與當?shù)匚幕诤希?jīng)過六百多年的傳承、發(fā)展和演變,又兼商屯之用。村民安居樂業(yè),在明清時期逐步發(fā)展為較為繁華的農(nóng)商結(jié)合的村落,已逐步發(fā)展為一個繁華的鄉(xiāng)村大集市。
一直到今天,其民居、服飾、飲食、民間信仰、娛樂方式等,無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這一屯,就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歷史活化石”。
進入云山屯的過程,已經(jīng)很有隱秘的味道。
云山屯坐落在巍峨的云鷲山峽谷中。寨前古樹濃蔭,兩山夾峙,山勢險峻。放在以前,這就是兵家所說易守難攻之地。
云山屯有前后兩個屯門,前屯門也稱為“大屯門”。初建于明弘治年間,用巨石壘砌而成。
屯門門洞深數(shù)米,上有歇山頂箭樓高聳雄踞。幾百年過去,顯得十分古樸。云山屯原來的寨墻被戰(zhàn)火毀壞了,清朝同治年間重新修建,并增加了長度和垛口疊層。往屯門兩側(cè)看去,依據(jù)山勢砌成高7-8米,厚約1.5-2米,長1000米左右的石墻連接著懸崖,就像是長城一般,在兩側(cè)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圍。各處顯要位置分布十四個哨棚以作碉堡,這安全系數(shù)直接拉滿。
我們一行人來到大屯門前,當?shù)厝藴蕚淞耸⒋蟮挠觾x式,滿載熱情。
看完迎接儀式,走入云山屯。
在云山屯欣賞建筑的感覺,就像是在看一個開放的、露天的石頭博物館,第一印象就是這里到處都是石頭城堡。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yīng)用,而云山屯真的把石頭工藝發(fā)揮到了極致。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墻,屯堡民居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一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座座城堡依靠村寨內(nèi)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組成一座純粹的石頭城。敵人來襲,屯堡馬上就能成為防御敵人的整體。各家既可以各自為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
徜徉在街巷之中,兩側(cè)的建筑外墻斑斑駁駁,透露出陳舊的氣息。一條東西向的石頭主街縱貫全寨,盡管很多年過去,依稀可見曾經(jīng)的繁榮,這就是云山屯著名的“明清一條街”。
這條全長大約600 余米、寬約 3 到 5 米的古街,全部由青石板鋪設(shè)而成。這條街道在明清時期,是商業(yè)最發(fā)達、人流量最大的街道。
古街隨地勢起伏,宛如一條玉帶,具有濃厚的明代江南建筑風格,記載了這條古街的數(shù)百年滄桑。
沿途可見一處處鐵鋪、布紡、戲樓、財神廟、演武臺、德生昌藥鋪等,看得人眼花繚亂,感覺闖入了一個古老的商業(yè)集市。
建于清代的文財神廟,在商業(yè)興盛的云山屯必不可少,從古至今仍吸引了眾多的善男信女。
大氣的戲樓占據(jù)寨子中心,滄桑的模樣令人感慨萬千。戲樓曾經(jīng)是云山屯非常重要的娛樂、集會和活動場所。以演京劇、川劇為主,有時也跳花燈。
屯堡民間藝術(shù)極豐富,最具代表性的是戲劇活化石“地戲”。地戲是由明代“軍儺”演變而來,“軍儺”是古代軍隊中舉行的一種祭祀,振奮軍威,恐嚇敵人的一種儺儀。
地戲比京劇還早400多年,是儺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明末清初以后,土司制度大為削弱,改土歸流政策也逐步實行,但是屯堡人遵循古訓,“寓兵于農(nóng)”,于是就演習武藝,地戲便出現(xiàn)了。
戲樓前,正趕上精彩的地戲表演。演員們頭戴木刻面具,手持兵器。表演內(nèi)容多為古代小說和歷史演義,如《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強調(diào)忠義和報國的主題。今天表演的是國家級非遺安順地戲《三英戰(zhàn)呂布》。
以前的地戲是在土坑里表演,觀眾則圍在上面觀看,所以木刻面具并不是戴在臉上,而是戴在額頭上。現(xiàn)在雖然大多在平地表演,但這個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表演的內(nèi)容其實并不是很看得懂。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據(jù)粗略統(tǒng)計,全省約有370多堂。
時光如流水溜走,幸而有一代一代人,在這里歌唱自己的傳記。
在云山屯隨便走走,別樣的安寧祥和。這一片白瑩瑩的石頭世界,簡直太有風韻了。
喜歡墻上的地戲面具裝飾,隨手拍拍都出片。
很多人喜歡在這里打卡,人生旅行清單又多了一處收藏。
如今云山屯開了很多新店,用來吸引游客,比如可以做扎染的布坊。
一匹匹扎染好的布晾在架子上,歲月靜好。
可愛的小狗和老屋在一起,竟然組成了異常溫馨的畫面。
因著云山屯的歷史,現(xiàn)在還能在寨子里看到從前的行軍糧和大碗茶。
在云山屯,隨處可見身穿大襟寬袖,藍色長袍的人,原以為是少數(shù)民族,但他們卻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他們被稱為“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間的屯軍后裔。600余年來,屯堡人仍保留繼承著明代的生活習俗、文化習俗,他們的服飾被稱為明代服飾的活標本。
有時間記得一定去看看云鷲寺。就在云鷲山頂上,寺以山而得名。寺內(nèi)最獨特的建筑為華嚴閣,四面三層,建于兩塊巨石之上。
2001年,云山屯被國務(wù)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成為貴州省唯一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的村寨。
旅游攻略
地址: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七眼橋鎮(zhèn)云山屯村
開放時間:9:00-18:00
門票:25元,廣東、江蘇戶籍免費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云計劃月度優(yōu)質(zhì)賬號、百家榜創(chuàng)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游博主、優(yōu)質(zhì)旅游領(lǐng)域創(chuàng)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