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10日,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在美國San Diego(圣地亞哥)隆重舉行。ASH年會是全球血液學界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盛會,匯集了國際血液學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前沿研究成果。
在本屆ASH盛會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內科主任葛崢教授團隊的3項創新性研究成果亮相國際舞臺。這三項研究成果分別聚焦于天然小分子創新藥臨床前研究、納米新材料藥物研發、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精準診療三個方面,彰顯了中大醫院血液內科主任葛崢教授團隊在白血病和MDS診療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全球學術界提供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新思路和治療方法。
12月12日,葛崢教授應邀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中心進行學術報告及交流。應邀學術報告題目為“Targeted Therapy for Acute Leukemia: From Bench to Bedside”,主要介紹了中大醫院血液科葛崢教授團隊近年來在急性白血病領域的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工作,包括精準診療新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中西醫結合新治療方法和牽頭開展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新型納米藥物的研發和臨床前研究,以及葛崢教授團隊在探索新治療靶點方面,近日剛被國際權威期刊Blood正式接受發表的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等,講座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贊譽。
UCSF是世界一流的醫學研究型大學,在全球范圍內享有極高的學術聲譽,截至2020年有十位UCSF研究人員獲諾貝爾獎,2024年臨床醫學全美排名第二、醫學研究全美排名第三。葛崢教授在UCSF的講座和交流,充分體現了該團隊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一直走在國際前沿。
葛崢主任介紹說,未來中大醫院血液內科將繼續以全球化視野和高度,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與國際頂尖的醫學院和醫療中心接軌,將基礎和臨床研究推向新高度。(編輯王倩 校對劉敏 編審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