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癥
點燃你自律的心
上周末, 我去看了山山大爺?shù)拿摽谛闫幢P演出。
回家后,跟老公、女兒分享段子,發(fā)現(xiàn)自己聽的時候很好笑,講出來就沒那么好笑。
過去的這兩天,我會回想好笑的段子,沒事偷著樂。
開場前,主持人說,演員打磨原創(chuàng)段子不易,別傳播,不破他們的梗。
那我就分享幾段演員和觀眾的互動。
開場時,主持人邀請幾位社牛觀眾上臺。
主持人把話筒給其中一個男子。
問:在做什么工作?
答:學生。
問:以后的就業(yè)方向是什么?
答:牛馬。
第一位演員把話筒遞給一個女觀眾。
問:你說以前看過我的直播,我的風格是什么?
答:大眾化。
第三位演員叫白雪,上臺就開始互動,沒看過我視頻的觀眾,猜猜我是什么類型主播?
底下觀眾:絕活主播。
觀眾沒有隨身攜帶梗,都不配坐前排,欲與演員試比幽默。
2個小時轉瞬即逝,看完笑完回家,開心滿足入睡。
之后幾天,有空時,我閉著眼睛,回想周末晚上的演出,精巧好玩的段子,違背預期的互動,讓我一想到就開心。
這是今年第二值得的消費。
前段時間聽李誕的播客,他問復旦大學經濟學家蘭小歡,普通人投資什么最好。
我聽到這個問題,恨不得搶答,房子和基金,我買的都跌了。
閃了一下神,聽經濟學家怎么說。
他說“普通人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最好的投資自己是投資回憶。
賺錢了,就去吃一頓好的,喜歡喝酒,就去買一瓶貴的,喜歡旅游,就攢錢去看躺在收藏夾的景色。
因為這些回憶才是回報最高的投資, 這些回憶才是讓我們反復消費的。這些回憶才是我們年齡越大,才會變得珍貴美好的東西?!?/p>
這個答案怎么說呢,有點消費主義翻新的感覺。
經濟學教授鼓勵消費也符合人設,但當時我在心里開杠:
1與人交互讓回憶變美的程度,可能超過單純的喝好酒、吃好菜、住好店;
2和喜歡的人互動而制造的回憶,才值得反復消費;
3 電影《好東西》有句臺詞說,喜歡回憶是油膩的開始,再說回憶會被遺忘。
但看完脫口秀之后,“最好的投資是投資回憶”,確實越品越妙,沒說投資感官,投資體驗,投資身臨其境,而是投資回憶。
我在想,同樣看一場演出的人,因為演出沒字幕,不能快進,能互動,有參與感,花錢進來,大部分人放下手機,專心看演出,也被逗樂。
工作日陽氣被抽干,周末大補一頓情緒價值。
觀看時,錢已花掉,但事后每一次回憶起來,每一次感覺良好,都是增值的利息。
如果只是當下體驗好,見見世面,開開眼界,在我看來,價格偏高。
但一旦多回憶幾次,就值回票價,如果還能有體悟,有啟發(fā),有產出,那簡直就是投入再生產。
幾年前,我剛懷孕時,有次在公司見紅,同事緊急送我去醫(yī)院,醫(yī)生建議臥床一周。
我在家里,行動不便,身體不適,爸媽給我做飯,可我聞到就不舒服。
刷牙、吃飯、聞到異味就想吐,有天吃了口豬肉,快把膽汁都吐出來,眼淚也嗆出來,特別遭罪。
那幾天,我躺在床上,不想聊天,不想看電視,有天翻照片,看到當年的2次旅行。
一次是日本的櫻花之旅;一次是廣州和順德的美食之旅。
一張張照片,帶我穿越到彼時彼地,好看的風景,好吃的美食、好玩的人類……再度浮現(xiàn)心頭,讓我對生活的期待值拉滿。
我和老公在日本,去了櫻木花道放學后的臨海電車站,童年看熱血漫畫的激動久久不散。
在廣州,和慶哥夫婦會面,相談甚歡,和高中同學吃飯,把酒言歡,那時我們多年輕,那時我們多開心。
這些回憶陪伴著我,度過最虛弱的時光,那一刻,我具象化地感受到投資回憶的功效。
今年,我家的主要任務是提前還房貸,所以各方面的預算都有壓縮。
盡量在家做飯,衣服很少買,日用品用完再補,健身在家健,玩具都買得少了。
旅行只是坐著火車去天津,年底盤點,這是最值的一筆消費。
在回程的路上,我依依不舍地想,在天津的我和在大連的我,判若兩人,氣場和節(jié)奏完全不一樣。
在一座沒有任務的城市,才能去感受這個城市。
我在所在地,行色匆匆,戴上耳機,遮住驕陽,我要處理沒完沒了的待辦事項,我要戒糖戒海鮮戒發(fā)物。
我在旅行地,無拘無束,身心松弛,有充裕的時間,毛孔張開,感官打開,看路邊的標語,看路上的行人。
到了天津西北角,來都來了,各種大糖果子、煎餅果子、老豆腐,一頓炫,心情好,人輕松,一顆痘沒長。
大連沒有共享單車,我們在天津,老公掃親子共享自行車,他載著女兒,我自己騎一輛,穿行在大街小巷中。
天津在我眼里,變成了一個提醒我放松、想開、看開的名詞。
每當我焦慮,煩躁,覺得事情沒做好要死時,我就開啟回憶療法,拿天津照片做藥引,穿越文之我在天津超松弛。
天津人民的精神狀態(tài)太領先。
小攤標語:為天津文化盡一點力。
服裝店門口:有大碼。
飯店slogan:一起胖,才是真愛。
路牌:忙著錦衣玉食,實在沒空想誰。
書店里最顯眼的書:《好好休息才是正經事啊》,《咖啡哪有上班苦》,我馳騁書場多年,真沒見過這兩本。
一抬頭看到屋頂懸掛的標語:青年應當天真爛漫;不解決也是一種解決。
天津哪能沒有諧音梗,大癮癮于市,癮食文化,男顏之癮,癮癮作樂。
精神矍鑠的天津大爺們,跳完海河,游到岸上,做廣播體操。
只見過托兒所的我,這次見識了托老所。
臨走那天,隨便走走,誤入寧園,在這公園玩了半天,流連忘返,在一座叫叫“無愧亭”的亭子里代謝內耗。
連校園霸凌標語,都有天津快板即視感。
當我從回憶中歸來,我內心聽到一句天津話,“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
及時行樂,撫慰人心。
身為普通人,怎么花錢,才算投資回憶呢?
1、不要掉進消費陷阱。
僅在能力范圍內,偶爾滿足自己,不要超前、高頻消費,把所有的錢用來吃喝玩樂,會透支安全感。
我有位朋友愛看 演唱會、音樂節(jié),她看完《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興奮地告訴我,穿著破爛演出服的丫鬟都很有氣質,自己也要注意體態(tài)。
我喜歡聽她分享,但我認清自己,不攀比,我們的家境和負擔不一樣。
2、看時全情投入,看完增加回憶次數(shù)。
我難得去看一場演出,雖然看的次數(shù)少,但決勝點在于,看的時候全情投入,看完以后增加 回憶次數(shù)。
我發(fā)現(xiàn)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多了,容易麻木,下次需要更新更強的刺激,才能觸達閾值。
不如精簡,拉長周期,前期多點期待和幻想,后期多點回憶和感悟。
多讓過去回憶,造?,F(xiàn)在的自己。
馬斯克說,真正的體驗和成長,是對所有客體體驗祛魅,任何客體體驗無法讓你永遠保持幸福愉悅,因為你一直把幸福感寄托在外界客體上,直到你認清,任何體驗都是在找自己。
3、增加回憶的鉤子。
我以前不愛拍照,有了女兒后,愛拍愛錄,經常翻看,治愈溫暖。
現(xiàn)在出門,多拍照片成了我的KPI,風景、家人、自己、美食、演出,不要只拍孩子,多拍自己和孩子同框照,換手機了也不刪。
這些照片隨著時間推移,自帶回憶濾鏡,在時光中悄然升值。
文字控可以經常寫上幾句日記和隨感,寫的時候像在跟未來的自己聊天,你知道將來的自己會在某個未知時間點,重新閱讀這些文字,這是連接現(xiàn)在和未來的穿越媒介。
最后引用一段焦野綠的小詩,題為《珍珠奶茶》:
再用力,世上永遠都有我喝不到的美麗珍珠。
沒關系,因為我喜歡,我已然嘗到的每一口人生。
~End~
作者簡介:梁爽,我愛自律,自律愛我。新書《當鉆牛角尖,遇到四象限》、《把自己重養(yǎng)一遍》、《糟糕,今天內耗又超標》,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