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贖罪》中陰郁的早熟少女到《伯德小姐》里反叛的小鎮女孩,我們見證了西爾莎·羅南在戲里戲外的成長。如今她帶著新作品重回觀眾視野,也實現了新身份的轉變。
西爾莎·羅南
自《伯德小姐》《小婦人》后,西爾莎·羅南便成為90后演員的領軍人物。關注她的觀眾會發現,近兩年她的曝光率和作品有所減少,那是因為,她從2018年開始戀愛了——對象是英國男演員杰克·勞登,二人于今年正式完婚!
除了生活方面有巨大轉變,30歲的羅南今年在事業方面也頗有建樹——有兩部作品亮相,對于近年基本上一年拍一部電影的她來說,算得上是“大年”了。
西爾莎·羅南與杰克·勞登
《逃脫》和《閃電戰》很有特點,分別入圍了圣丹斯電影節和倫敦電影節。《逃脫》中,她不僅挑戰了難度很高的酗酒角色,還首度擔綱制片人;《閃電戰》里,她飾演找失蹤兒子的母親,讓人不禁感嘆——西爾莎·羅南也到了演媽的年紀了!
在銀幕上,羅南的演技愈發成熟,能在叛逆的“伯德小姐”和沉穩堅定的“小婦人”間自如切換;在不同人生階段間,羅南也實現了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的跨越。
無論處于哪個階段,不變的是她步履不停的個人成長和執著堅定的職業目標,正如她所說:“電影有傳遞情感、引發共鳴的力量,我的目標就是在每部作品中都能找到這種力量。”
《逃脫》
對西爾莎·羅南的職業生涯來說,《逃脫》堪稱一部里程碑作品,她首次以制片人身份深度參與到幕后制作中。影片改編自作家艾米·利普特羅特的同名回憶錄,講述女子羅娜從酗酒成性到自我救贖的經歷。
由于身份的轉變,羅南不僅關注自己的表演,也關注影片的整體敘事方向、視覺風格和主題表達。為了真實表現羅娜在經歷內心掙扎時的情感波動,她與導演諾拉·芬沙伊德和原著作者利普特羅特緊密合作,深入討論角色情感的細微變化。
羅南與《逃脫》導演諾拉·芬沙伊德、演員薩斯基亞·里維斯
擔任制片人讓羅南在選擇拍攝地點和決定拍攝基調方面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影片主要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取景,那里荒涼的風景不僅符合故事設定,也賦予影片一種獨特的視覺氛圍,呼應了角色內心的孤獨和掙扎。
羅南希望觀眾通過細膩的視覺和環境設計,感受角色的復雜情感和故事的深度。這次制片經歷令羅南對電影這一行業有了更深的理解,還激發了她繼續探索幕后工作的興趣,也標志著她從單純的演員向更多元化的電影工作者過渡。她希望未來能通過更多這樣的機會,為具有深度的故事提供平臺和支持。
《逃脫》
與以往的角色截然不同,羅南這次扮演的羅娜是個飽受酒癮問題困擾的年輕女性,復雜且富有挑戰性。通過這個人物,羅南深入探索成癮者的痛苦、掙扎和康復之路,展現出很高的創作技巧。
在她看來,成癮問題并非單純的惡習,而是復雜的心理掙扎和自我迷失的過程。通過細膩的表演,她展現出羅娜從自我厭惡到重拾希望的過程。在面對孤獨和過去的創傷時,羅娜呈現出極度的脆弱感,但也在大自然的治愈中逐漸找到慰藉和支撐。
《逃脫》
為了演得更真實,羅南與多位經歷過成癮康復的人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和內心。影評人普遍認為,在《逃脫》中,羅南成功超越了以往的角色形象,展現出更成熟、內斂的表演風格。在拍攝中,羅南還深入體驗了真實的牧場生活。
影片的一大重要場景就是羅娜為一只羊羔接生,羅南的形容是:“既緊張又感動……接生羊羔的瞬間是超現實的,生命的誕生是如此純凈美好。在那一刻,我的角色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賦予的平靜和希望,真正觸動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羅南認為,這段情節不僅是羅娜牧場生活的一個片段,更象征了她試圖脫離成癮困境、重獲新生的愿望,通過接生羊羔,她仿佛也在迎接新的生活。
《逃脫》
羅南在《逃脫》中的造型也有突破,頭發染了很惹眼的顏色。發色不僅是外形上的變化,也是詮釋角色的一部分,使觀眾從視覺上就能感受到羅娜的掙扎與反叛。
羅南表示:“改變發色讓我在鏡中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像是徹底脫離了過去的自我,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導演芬沙伊德為羅南的新發色點贊:“發色的改變使羅南的表演更具說服力。”
《逃脫》中羅南的新發色
對西爾莎·羅南來說,與杰克·勞登結婚無疑是她今年的頭等大事,這也是今年娛樂圈備受關注的新聞之一。羅南和勞登于2018年因合作《瑪麗女王》相識,之后感情迅速升溫。
《瑪麗女王》
今年7月,他們在愛丁堡舉行了一個低調且私密的婚禮,只有少數至交受邀出席,所有賓客的名字也被嚴格保密。一向低調的他們在婚禮結束后才向媒體透露了這一消息,羅南認為與勞登的關系深刻改變了她的生活:“我曾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找到伴侶,也不會跟別人產生這樣親密的情感連接。我曾一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生活有了巨大改變的同時,今年兩人的事業也都蓬勃發展,羅南自不必說,而勞登不僅與羅南一起擔綱《逃脫》的制片,還出演了備受矚目的《指環王:力量之戒》第二季和《流人》第四季,繼七年前的《敦刻爾克》后再達事業新高度。
《流人》第四季中的杰克·勞登
羅南曾提到,勞登是她生活中“理性的聲音”,能使她在工作和私人生活間找到平衡。羅南和勞登雖然身處公眾視野,但仍能保持低調,兼顧私人生活的同時,還在事業上攜手并進。真是當今好萊塢夫妻的好榜樣!
在觀眾心目中,羅南大多以童星和少女形象示人。在新作《閃電戰》中,羅南首次嘗試扮演母親角色。這部由史蒂夫·麥奎因(《為奴十二載》)執導的電影以二戰期間的倫敦為背景,講述母親麗塔如何在戰亂中保護孩子并維系家庭的故事。
《閃電戰》
對羅南而言,這并非一部單純的戰爭片,更要展示母親的力量和韌性。扮演母親需要全新的情感投入,這種責任感和保護欲是羅南不曾體會過的,她解釋說:“當你扮演一個母親時,你的思維方式和感情投入都會變得不一樣。母親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孩子,戰爭中的她們更是承受了難以想象的壓力。”
角色身份的轉變使得羅南有機會展現更為內斂的表演,傳遞母親面對戰爭威脅時的復雜情緒。為演好麗塔,羅南花時間閱讀了許多二戰相關書籍,觀看相關紀錄片,被母親們在那種極端環境下表現出的韌性和智慧深深打動。
《閃電戰》
導演麥奎因給予羅南很大的創作空間,她表示:“史蒂夫會讓我自由探索角色的情感層次,有時僅僅是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就能傳達出深刻的含義。”
羅南很喜歡唱歌,我們曾在《情不自禁愛上你》(2007)中聽到過她邊彈邊唱的歌聲。
羅南在《情不自禁愛上你》中飾演米歇爾·菲佛的女兒
在《閃電戰》中,羅南再展歌喉,那是一個特別動人的場景,麗塔以柔和的歌聲安撫因戰亂而惶恐不安的家人,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麗塔身上的母性光輝,也賦予了影片溫暖與希望。
羅南認為這首歌對角色有特殊的意義:“在那樣的絕望中,歌唱成為一種自我安慰、傳遞愛與力量的方式。”
羅南演唱時并沒有刻意追求完美的技巧,而是選擇用最真實、質樸的方式呈現歌聲中的情感波動。她還透露很想演音樂劇,并希望能由格蕾塔·葛韋格寫劇本,她補充說:“當我準備好時,我會告訴她的。”
在《閃電戰》中歌唱的羅南
西爾莎·羅南完整專訪
請見《環球銀幕》12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