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可能很多人沒有留意的事情,今年下半年,香港那邊關于內地學生學歷造假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tvb和東張西望隔三岔五就出現相關的報道——是的,看tvb直到現在依然是本土鱉的習慣。
最近這一單上還登了微博熱搜第一,前兩周我也在今日頭條和小紅書賬號發過。說是南京有人花了70萬給中介弄去了港大,現在被退了,這母女表示不知情,要賠償,還出了絕招玉玉癥。
上周出了有續集,這個涉事中介屬地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局已了解到該事件,涉事中介涉嫌欺騙消費者,其下轄仙林分局已介入并立案調查。
不用懷疑,中介肯定就是為了賺錢,但這個花錢的人就干凈了?這是怎么好意思的?你條件夠你會花70萬?你花了這個錢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現在在港澳的那些學歷不干凈的同學們,會不會瑟瑟發抖?
這還沒完,前面的人搞事情,很可能要把后來者的路給直接堵死。
上周,澳門大學宣布自25/26學年起本校暫停招收內地非高考學生的本科入學申請。也就是說,走A-Level、AP、IB、OSSD等國際課程申請。那么,內地學生申請澳門大學只有一條途徑——國內高考。目前,澳門大學對于內地學生國內高考成績的要求是:
1)學生需達到所在省市的本科第一批錄取分數線以上;
2)外語語種必須為英語,且同年高考之英語科成績須達110分或以上(以英語單科150分制計算,其他計分制將以此比例調整)。
好家伙,都不用想怎么樣加強監管,辨別材料真偽了,我直接不玩了,不招了,一刀切。
雖然目前只是澳門大學一家,和香港相比澳門也沒那么熱門。但開了這個先河之后,未來會不會有其他港澳的學校跟進,不好說。哪怕不會一刀切,對申請材料的審核也必然更嚴苛。
不怕得罪人說句,很多事情上,我們這邊的規則意識淡薄,很多時候一些法律條文根本執行不到位,違規甚至是默許的,那就形成了很多人在辦事的時候,如果門檻達不到,第一反應是找關系,找漏洞,花錢解決。
小升初自不必多說,一路升學走來的各位家長,這個感受一定比我深。我接觸最多的是初升高,對這條賽道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人籍分離的操作一直都有,從未停止,但代價和麻煩程度其實是越來越高的。
2021年,關于高中違規招收借讀生這件事,教育部把三個地方作為違規典型進行了通報,廣州榜上有名。
所以這幾年,非集團內部的掛讀操作并不容易,花費比以前多得多,而且高一開學后大概率還要在學籍所在校上一段時間的學,相當折騰。
市面上有的是中介辦這種事情,這事顯然是相當賺錢的。我自然也有渠道,但摸著良心講,我一直不主張大家往這條路走,盡量憑實力來,光明正大,這樣對自己的錢包,對孩子的未來都有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