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比亞迪汽車、隆基綠能之后,西安有望再度誕生行業巨頭。
前不久,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安奕材)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公司計劃募集資金49億元,投入第二工廠項目建設中。
據預測,第二工廠項目達產后,公司產能將達到120萬片/月,可滿足中國大陸地區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全球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10%。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西安奕材是證監會“科八條”發布以來,上交所受理的首家尚未盈利的企業。
陜西科創企業眾多,不乏聚焦“卡脖子”領域技術研究、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未盈利企業,在國家強化科創板“硬科技”定位戰略下,這些企業同樣有機會角逐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發展。
西安奕材的IPO,不失為陜西乃至全國資本市場的又一“風向標”。
半導體巨頭再募資
俯瞰近些年陜西的產業版圖,制造業陣營中確實走出了幾家行業巨頭。比亞迪、隆基綠能等老牌企業的神話之外,一些新巨頭企業也不斷崛起。
西安奕材就是典型,該公司從事12英寸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招股書顯示,基于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產能和2023年月均出貨量統計,公司均為中國大陸最大的12英寸硅片廠商,相應產能和月均出貨量同期全球占比分別約為7%和4%。
如此大的市場份額,但公司并未實現盈利。2024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與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4.34億元、-6.06億元。
西安奕材因此成為“科八條”發布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
對此,公司解釋稱,12英寸硅片行業面對固有的投資強度大、技術門檻高、客戶認證及正片放量周期長的挑戰,尚未實現盈利。
能夠站上IPO的門檻,主要是因為公司適用上交所《上市規則》2.1.2規定的上市標準中的“(四)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西安奕材能夠迅速崛起,也離不開投資機構的青睞。
在申請IPO之前,有50余家投資者加入,累計融資超100億元,其中不乏多家知名機構與產業引導基金,如中網投、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京東方旗下的北京芯動能基金等。
在經歷多輪融資后,按照市場最新估值,西安奕材的身價已達240億元,西安也因此迎來了2024年最大的IPO受理進程。
此外,根據2024年4月3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同時符合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發明專利、營業收入4項指標,就可以申報科創板上市。
對比招股書公布的數據,西安奕材的四項指標均達到標準。
科創指標遠超行業均值
此番西安奕材申請IPO獲受理,是2024年以來科創板受理的全國第四家。
前三家分別是為環動科技、新芯股份、泰金新能,這些企業都是各自領域的頭部玩家,且都屬于半導體及先進制造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難題。
而西安奕材的部分科創指標,不僅達到上市指標,還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如,2021年—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的平均比例達到24.96%,遠高于同期所有科創板公司的13.73%。
再如,截至2024年9月末,西安奕材已獲授權發明專利合計486項,高出當前科創板上市企業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的3倍有余。
另一方面,西安奕材所深耕的硅片制造作為芯片生產的基礎環節,屬于半導體產業鏈的中游階段,隨著新興行業對算力、存力需求的不斷增長,芯片的市場需求也持續攀升。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統計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美元,假設保持現有增速,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規模屆時有望翻倍,達到約250億美元。
作為行業內主要的產業鏈中游硅片供貨商,西安奕材的出貨量從2021年的68.19萬片增至2023年的379.47萬片,復合增長率為136%。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西安奕材同期產能全球占比約為7%,是中國大陸最大的12英寸硅片廠商。
而且,西安奕材的營收結構中,主營業務收入96%以上均來自直銷模式,減少了中間商環節,對比同行,產品也更具優勢。
當然,業務上的興盛之外,公司核心團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西安奕材的大股東是北京奕斯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王東升系京東方創始人,被業界譽為“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且與同在京東方有任職背景的米鵬、楊新元、劉還平三人直接和間接合計共同控制突斯偉集團67.92%股權,保持著穩定的一致行動關系。
市場份額將超全球10%
招股書顯示,西安奕材擬募集資金49億元,將投入第二工廠項目建設中。
該工廠預計2026年達產,加上第一工廠,合計可實現120萬片/月產能,可滿足中國大陸地區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公司全球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10%。
倘若此目標如期實現,西安奕材無疑將是行業內的“巨無霸”企業。
況且,現階段行業內技術迭代最快、制程最先進的邏輯和存儲芯片均采用12英寸晶圓制造工藝,而這也正是西安奕材具有行業話語權的關鍵。
如若成功IPO,更廣泛的社會資本進入西安奕材,或將助力其進一步優化規模效應,加速技術迭代,從而進一步加強在半導體硅片領域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另外,2024年以來,IPO節奏收緊,陜西僅有諾瓦星云、科隆新材兩家公司上市,相較于陜西省今年10家IPO的目標,著實有一定差距。
位列陜西省2024年省級上市后備企業A檔名單的西安奕材,憑借其科創屬性和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也為眾多上市“后備軍”角逐市場資本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路徑。
當然,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也符合國家強化科創板“硬科技”定位的初衷。
截至目前,陜西省已有14家公司先后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公司數量位列全國第11位,在西部12個省份里位居第二。
西安奕材如果成功加入科創板梯隊,陜西的上市企業陣營將再次得以充實,為眾多聚焦“卡脖子”領域技術研究、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其他未盈利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奕材的招股說明書中還提到,按所需原材料(包括耗材)種類統計,公司合作培育的國內供應商可量產供應比例約50%。
身為第一批陜西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西安奕材登陸資本市場,對推動陜西省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壯大,將有極大助力。
(圖片來源:西安奕材官網官微、招股說明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