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網刷屏的新聞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個人養老金加速,從36個試點城市擴大到了全國,而且還把一大堆指數基金都納入進來了。
雖然從數據來說,過去一年多試點下來,總共開了6000多萬戶,似乎普及度很高,但是實際人均繳費金額只有2000元左右。
我們都知道繳納這個的都是高收入群體,從抵稅角度出發肯定是每年1萬2繳滿,結果人均就交2000,所以實測參與積極性非常一般,大多人只是圖著薅銀行羊毛的角度才去開的。
為啥大家都不愿意交養老金呢?說到底還是資本市場的鍋,我統計了78只養老金成立近兩年的平均收益,只有0.6%,而且也就是10月份這波大漲才剛剛轉正,之前一兩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體驗極差,同期美股標普500已經連創新高漲了40%。
其次養老金目前的領取時間依舊是掛鉤法定退休年齡,可最近卻又上調了法定退休年限,未來繼續延長搞不好要到70歲才能領取,本就經濟環境差,政策不確定性還在加劇,所以老百姓因缺失安全感而斷繳也并不奇怪。
顯然上頭也意識到了個人養老金的弊病,因此也急忙開始打起了補丁,比如增加了重大疾病、失業、移民等情景可以提前退出,并且入選了一些表現相對不錯的紅利指數等。
可以看到,這次選的指數是花了心思的,不管是中證紅利、紅利低波100、中證紅利、紅利低波,還是300紅利低波,在投資體驗上相對寬基來說都是好上了不少,
我們隨便拎一個紅利低波100的指數對比滬深300,都可以看到近二十年風險收益比是全方位碾壓級別的,這也讓那些在繳個人養老金,但又被一些股票基金虧到懷疑人生的朋友,多了一個可以堅持下去的選擇。
不過我還是覺得改革遠遠不夠,即便是紅利策略也難改當下A股的痛點,即個人養老金賬戶最需要的是穩定,增長,但A股是政策市,牛短熊長,賭性十足,難免受市場情緒和經濟下行周期的影響,但選債券基金又很難做到保值增值。
所以個人養老金要想長期存續良好,勢必要放開配置海外QDII品種的權限,讓老百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配置。
可受限于QDII額度的越來越緊張,我們看現在整個市場的標普500指數基金,額度最大的也就只有2000元而已,未來隨著資金加速外逃,甚至可能直接斷掉美股的投資渠道,所以將來海外基金也是很難被納入到個人養老金的。
而縱觀全球的養老金,不管是歐洲、日韓還是美洲,無一不是全球投資,可我們卻局限于內地資產,一方面需要嚴格管控外匯流動防范資本外逃,一方面又想居民有穩定的長期收益且堅持買入,這就會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
所以如果要我提點建議的話,就是要想長期發展壯大養老金,就必須想辦法做到:
1、放開黃金指數基金的投資
2、放開海外QDII基金(美股、美債)的投資
3、引導主動FOF基金放棄賭性,轉型全天候策略的投資框架
操作方面,這段時間美股ETF很多又出現了高溢價,比如標普500、道瓊斯ETF、個別納斯達克100ETF等溢價有達到5%-10%,游資又來抬轎送錢,那我們只能無奈照單全收,目前溢價率相對較低的還是美國50ETF系列,以及部分納斯達克100ETF,可以找找低溢價的去操作下換車。
1、11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為221億元,是去年同期81億的2.73倍。11月A股日均成交1.97萬億,是去年同期的2.22倍。甭管有沒有賺錢效應,熱度是很高,這種行情未必對應指數長期漲,但一定意味著交易套利機會很多。
2. 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其中家用電器音像器材類貢獻最大,增長22.2%,化妝品類商品銷售額下降26.4%。淘寶數據顯示花西子化妝盒的消費人群80%都是男生,化妝品屬于快消品,影像器材屬于老頭樂,如果消費者擔心下個月的工資都不夠花,那化妝品優先級必然排到后面,現在男生已然脫離舔狗經濟,因而數碼類產品獲得了快速增長。舔狗經濟的崩塌,本質其實還是低婚欲,經濟、消費能力的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