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一篇微笑哥的真摯長文,從畢業即失業的窮學生,到現在有了這樣一家創業公司,這中間都要經歷些什么?
全文6000多字,青澀少年已成滄桑大叔,故事仍在繼續...
你好, 我是微笑哥。
在職場做了 10 年的程序員,從 Java 開發做到研發副總,離職前帶領著100+的研發隊伍。
19年開啟自由職業,全世界一邊旅行一邊工作,2020年回西安創業,換了3個客廳2個辦公樓走到今天。
這中間,真的是脫了幾層皮,從一名少年成為現在的滄桑大叔。借著這個日子,和大家聊聊我的經歷。
1
畢業即失業
去流水線感悟人生
我大學學的是信息與科學,是一個沒有對口就業的專業,我的同學各憑本事分布在各行各業。
大學玩了4年,到大四我慌了,我沒背景也沒能力,真不知道未來怎么走,只能瘋狂去面試。
當時在寶雞上的大學,大四上半年全部時間都去西安面試,2個月時間面試了幾十上百家,最后入職了一家炒股軟件公司。
說是儲備干部,其實就是銷售,去各個證券交易所里面找人要電話號碼,然后邀請去公司做活動買軟件。
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年前快放寒假的時候辭職了,沒有底薪只有提成,一分錢沒有拿到回學校了。
臨近過年,更著急了。
那個時候老大在比亞迪工廠,于是想去深圳看看有沒有就業機會,于是坐了20多個小時火車來到深圳。
求職無果后,入職了比亞迪流水線車間,車間里面做了一周時間,差點和車間主任干起來了,工作是給硬紙板打孔很危險,墻上到處是事故照片,沒有指頭的那種,想了想還是辭了。
我在富士康工廠,周邊環境
臨近過年總不能空手回家吧,又去了富士康觀瀾的物流部,不說有多辛苦好歹扎扎實實工作了2個月。
人生真的很神奇,我去的那個廠子就是富士康當年十幾跳的第一跳,我剛去就有工友給我說前幾天有人跳樓了。
那是09年,我人生第二次在外地過春節;第一次是06年被我兄弟騙到傳銷組織安徽阜陽,被限制自由了28天。
而最夸張的是,我有個很鐵的朋友,妹妹被騙到傳銷組織中,中間我竟然還請了2周假,想辦法把他妹妹從傳銷組織搞了出來,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總感覺大四那一年,經歷了很多事情,很混亂很懵懂也很迷茫,就像青春少年本身就是迷茫一樣。
我在流水線揮汗如雨的時候,我就只想了一件事情,我一個大學生要在這流水線干一輩子嗎,我這大學不是白讀了。
于是3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又回陜西了。
2
誤入程序員
人生有時候就是需要一個契機,剛經歷的時候沒覺得有啥,當把這些都串起來的時候,就成為了人生。
我在大三的時候,突然感覺大學白讀了,不學點啥好像又對不起這4年,上課感覺毫無意義工作又不用(我們是數學專業,天天玩高數、微積分)。
剛好聽說有數學建模競賽,我就報名了,玩命的學了3個月,我是小組負責編程的那位也是組長,把C語言玩的賊溜。
沒想到幾個月后也獲獎了,好像是省級二等獎,上圖左下方那個人就是我,在學校賓館小組3天3夜寫一份論文出來。
讓我對程序有了啟蒙,畢業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找過程序員崗位,但都是簡歷投遞出去沒有人回復的狀態。
但也一直有關注,知道程序員有培訓這么一回事,也知道程序員工資蠻高的,但有一定的門檻。
從深圳回來后,我下定了決心學軟件開發,計劃做一名程序員。
本來去咨詢培訓C語言、C++的,結果跑了一圈都說 Java 好就業,就最后選擇了培訓 Java。
找我姐借了1萬元(我大學四年,學費也是借的)。
去銀行取錢的那一天,我抱著1萬元在柜臺業務員的注視下,數了好多遍,那是我第一次見這么錢(09年)。
培訓班的事情就不說了,從剛開始的二指禪敲鍵盤,以及對 Java 一無所知,不過培訓班氛圍不錯都是大四學生,有不會的大家都相互幫助。
培訓班期間某次團建
我在編程這方面還是有點天賦的,很快到畢業的時候,已經給同班其他人講編程了。
3
入職2周就被辭退了。
培訓班會推薦幾個公司,我是第一批推薦名單里的,很快就拿到入職的 Offer 了。
對比了一下,選擇當時李嘉誠兒子的一家公司,是港企。
確實不一樣,入職先培訓一個月再上崗,那一批入職了18個人,其中就有我們培訓中的5個人。
當時心態還是學生狀態, 做出成果之后也不主動匯報,一個人坐在角落里面瞎搗鼓。
2周后,我被辭退了。
給我姐打電話的時候,我姐說,關鍵18個人里面僅僅辭退了2個人,就有你。
可能當時也不服氣吧,憋著一股勁投了幾十家公司,最后被華為的外包公司錄取了,人力外包直接到華為公司上班。
一個月工資,1800元。
當時華為比較正規,平時加班有加班費,周末加班雙倍工資,于是我瘋狂加班,一個月工資3000+。
外包是學不到東西的,雖然領導對我都很不錯,入職幾個月竟然又搞起了C++編程。
第一份工作,小巴組集體去團建
我一想花1萬學的Java不就白費了,而且 Java 未來的就業更廣闊一點,我不能就這樣走彎了。
9個月后,離職,又找了一家港資,做電信業務,工資4000。
在這家公司,我遇到了人生最好的幾個朋友,Jerry、鴿子、不會笑,我們四個人一起入職。
Flyever戶外組織,秦嶺某個地方
在這家公司和鴿子、不會笑,還創建了一個戶外組織 Flyever,其實就是組織一群年輕人去山里玩。
幾乎每周都有活動,不是吃飯喝酒唱歌通宵,就是半夜4、5起床去爬山游水,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個階段。
也和Jerry、鴿子、不會笑建立起來了革命友誼,我們四個后來在創業的路上有過多次交集。
在這家公司工作了1年半,從一個初級Java工程師開始做起,走的時候已經可以獨立負責一個項目了。
當時又有一個契機。
我媽要在老家蓋房,我給了2萬還不夠,又借了親戚大概十幾萬,我想了想我這4000的工資。
除去日常花銷,要還多少年呀?
聽說我們一個同事去了北京工資1萬,我同事說那個人技術水平還沒有我高,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當年 Jeryy 也要去北漂,他想創業,我說那一起吧。
一起就一起。
4
北漂7年。
他比我早一周到北京,找了一家做 OA 的公司。
那個時候,北京的分鐘寺還沒拆,一個巨大無比的城中村,我當時拿了3000元,租房一個月1000。
剛去北京第二天,在鳥巢留念
我用了一周時間,拿到了4個Offer。
印象中北京的風是真大,能把我吹上天,當時還用的是小米1,一接電話就死機,耽擱了我好多事。
最高的一家給了1.3萬,不過我當時目標很明確,只進互聯網公司,1萬的月薪入職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實我北漂7年,幾乎可以說就在這一家公司干了。
2013年,那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也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更是萬眾創業的時候。
我們公司就在中關村創業一條街附近,當時還叫海淀圖書街,因為創業氛圍太過濃烈,后面才改名叫做創業街。
Jeryy想創業,我們幾乎跑遍了這條街的所有咖啡館,車庫咖啡、3W咖啡等等,周末點上一本咖啡坐上一整天。
一起想創業的點子,一起開發程序做Demo,寫商業策劃書去融資,剛去的1年,我幾乎沒有任何空余時間。
失敗是必然的。
Flyever,被我帶到了北京
組建了一個叫做陜西人在北京的群
繼續組織爬山、吃飯、唱歌、喝酒
不過,我工作的那家支付公司1年后迎來了一個契機。
當時互聯網金融大行其道,我們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董事長旗下還有不少其它業務需要融資。
于是決定要做一個互聯網借貸平臺,當時稱P2P,我們的模式是B2P,企業向用戶借錢,給用戶利息。
剛開始是一個百度過來的高管負責,也是清華大學畢業的,結果干了半年后,這名高管自己創業了。
團隊也被帶走了,技術開發就剩了一個人。
我的領導的領導的領導,臨危受命要把這項目接下來,但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負責落地。
我們那一批來不少人,但大部分技術高手1年后都離職了,我其實也剛好找到了外部的工作。
領導說讓我接手,我說可以呀,得漲工資,領導說行,那就我干了。
領導說,可以讓我在部門調兩個人過去,我選擇了一個實習生,一名年輕有潛力的程序員。
就這樣把這個項目接了起來。
一個月后項目上線,當天融資了1000萬;但沒過多久,一天的融資能力就變成了好幾個億。
項目成了,從一個項目組變成集團的一個子公司。
3年時間,
我就從一個項目組長,變成了技術經理、部門經理(測試、運維都管),再到公司的技術負責人。
2015年,北戴河團建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互聯網金融真是一個瘋狂的年代,是我人生中最忙的一個階段,也是我成長最為迅速的一個階段。
早上第一個來公司,晚上也幾乎是最晚離開,23點之前沒有離開過公司,有一次下班出車禍也就隔了一天又去上班了。
因為所有的事兒,都是必須我來扛。
16年,
也就是那個時候,我覺得應該把我段人生經歷記錄下來,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工作的那些事。
太好玩了。
高并發、大數據、微服務、分布式、黑客攻擊、黑客勒索等等,我們又用的是市面上最新的技術棧,遇到了很多很多問題,也解決了很多很多問題。
我想要有一個窗口和技術人交流。
就到博客園寫文章,沒想到寫一篇火上一篇,1年的時間,我就成為博客園推薦博客排名前10。
老版博客園的推薦博客列表
也寫了一些開源項目,Github關注數量中國排名前50。
1年后,開通了個人公眾號純潔的微笑。
2017年,因為母公司要上市,我們被賣給了海淀國資委,公司的風格一下子就變了。
于是,我離職又重新去了母公司。
從這個互聯網金融公司離開時
團隊瞞著我,送了一個全體簽名的短袖
從一名架構師開始做起,負責公司新支付系統的大數據平臺建設,處理每天幾十億交易數據。
半年后,連跳3級被提拔為研發副總,當時研發事業部已經有超過100+的研發人員。
我只負責一個事情,把公司研發的第四代收單平臺,推動上線遷移替換舊的收單系統。
中間又是遇到了 N 多的事情,除了技術問題之后,在高管的位置上自然有其它是非在其中。
有時候,你不站隊也是一種站隊。
18年,萌生去意,但老領導們提拔我不容易,至少要有知遇之恩,又咬著牙堅持了1年。
2018年,上海出差
19年,研發中心出現一次事故,借此就離開了。
19年離職的時候,我的副業自媒體收入早已經超過了主業,收入這方面倒也不是很在乎。
只是那個時候,也有別的互聯網公司開出年薪百萬工資挖我去做技術總監,當然了也是和支付相關的。
那我就面臨人生一個最重要的選擇,繼續在北京互聯網公司做高管,還是嘗試一個人做點事情。
其實也沒太多糾結,因為上班確實上夠了。
從09年開始培訓到19年離職,我的每一份工作和上一份工作都是連著的,10年時間沒休息過。
HR勸我的時候,我說你覺得我現在創業風險大,還是幾年后創業風險大,HR說應該是幾年后吧。
我說,那就對了。
5
自由職業
離職之后,我就成為自由職業了。
那個時候,我還不敢對外說是創業,畢竟在我的印象中,創業應該是一件蠻大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我只能養活自己。
在離職之前,公司在美國有一個業務,需要派別人過去,我當時也申請了,順勢辦理了美國10年簽證。
于是,離職第一件事,搬家。
從三環邊搬到五環旁,先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畢竟自由職業要在家里上班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到處溜達,當然也包括美國。
現實自駕草原天路,再是北海道那一帶,然后就是環京大環線,還在深圳附近自駕來半個月。
感覺還是不過癮,又去美國旅游了一個月,從東海岸到西西海岸,從黃石公園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2019年,紐約時代廣場
所以,自由職業的頭一年,大概就是不斷的旅游,不斷的折騰自媒體事業。
不過,從美國回來之后,讓我意識到了一件事。
好像出國旅游花不了多少錢,既然是這樣,何不計劃一下環游世界,我從來都是一個說干就干的人。
要環游世界,那就要把英語學好,也要把北京的房子退了(一個月租金6500,幾乎一半時間都空著)。
當時的計劃是這樣的。
第一步,把北京房子退了,東西都打包回老家。
第二步,在菲律賓報了一個語言學校,3個月先把英語給學扎實了,并且要拿到托福證書。
第三步,西安去亞洲,再去新西蘭澳洲,最后環游歐洲,歐洲走完了再說后面的人生計劃。
如果不是當初的那一場疫情,還不知道現在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呆著,不知道從事著什么樣的工作?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6
回到西安,創業
2019年,春節。
行李均已經郵寄到了老家,我從北京回到西安,準備在西安待上幾天見見老朋友回家過春節。
當時菲律賓簽證已經搞定,菲律賓當地的學校也聯系好了,就連定金也給學校交了。
同時日本、新西蘭的簽證也辦理好了。
一切靜等在老家過完春節,開啟自己環游世界的人生。
我在西安計劃住5天,到了第3天就從新聞上傳出,武漢那邊好像出了一點事情,而且有蔓延的趨勢。
到第3天,我看趨勢不太對,沒有坐班車,就打車直接回老家了。
在老家整整呆了6個月,這應該是我畢業以后,在老家呆過最久的一段時間了。
在老家的年輕人,也都陸陸續續回城市工作了,村里面的老大爺老大哥問我,你怎么還不走。
我是閑不住的人,既然環球旅游無望了,那就踏踏實實創業。
到西安后,就申請創建了公司。
在淘寶上,花了 600 元買了一個很大的黑色桌子,放在了客廳,作為辦公桌,我坐這邊,不會笑青年坐對面。
就這樣開啟創業了。
1月后,又搬到了不會笑青年家的客廳。
2020年,不會笑青年家的客廳
在他們小區可以打乒乓球,于是每天下午3點,無論夏日還是寒冬,我們都準時下去和老大爺搶場地打乒乓球。
1年后(2022年),不會笑青年要結婚,又搬到我新裝修的房子客廳辦公,順勢又把團隊從2個人擴展到4個人。
公司變成了4個人。
集團活動從乒乓球又變成了羽毛球,于是4個人每天下午3點,又準時去小區打羽毛球。
這一打又是1年。
到了2023年,AI爆發。
我們覺得這是未來的大趨勢,公司的整體發展方向全部轉向AI,于是創建了 AI 俱樂部星球。
AI俱樂部用戶已高達800人,AI俱樂部社群的推出
代表公司全部轉向AI創業,后面的業務都和AI有關系。
2023年7月,又把公司從西安東北角搬到了西南角的高新區,終于有了一個相對正式的辦公室。
搬家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不會笑青年當時住高新,來回通勤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想找一個辦公樓方便后續招聘擴張。
搬家1個月后(2023年9月),掩體來西安旅游。
帶來了AI變現訓練營這個項目,我們當時測試了一下,一個月的時間80%的人可以月入過萬。
那還有什么說的,全力 All in 繼續搞!
又1年后,這個項目越做越大,團隊規模又翻了一倍,從最初的4個人變成了8個人。
原來的辦公司又坐不下了。
2023年,第一次搬到寫字樓辦公,在這個小辦公室里面,加了N多次班。
今年7月,又重新租下了現在的辦公室,也就是視頻開頭我拍攝的那個辦公環境,可以容納12人。
現在的這個辦公室,才真正有點像一家公司的樣子,在這之前我們都是草根游擊隊。
未來,公司能夠發展多大,能夠賺多少錢?已經不是我第一關心的事情了,更關心的是有沒有更享受創業的這個過程。
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多大的一個公司,一直想的是怎么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有激情有奮斗有沖勁但又不是那么忙。
當然了,現在還差很遠,還在既苦逼又享受的那個階段。
人必有癡,而后有成,癡于物,而成于心。
09年到24年,
眨眼間,已經過去了15年,最大的感慨就是,人如果真要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
特別對于我們這種出身貧窮的普通人。
每一步都不能錯,錯了就沒有回頭路能走,能夠幫你的人永遠只有你自己而已。
當然除了下苦功夫努力,也需要機緣更需要運氣和貴人,才能讓努力可以開花結果。
我特別喜歡一段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