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街機沒有練過“鐵布衫”,
老板只能禁止吃包子。
國內老玩家中曾流傳一個梗!
當年在很多街機廳里,墻上會寫五個醒目大字:禁止吃包子。
知道這段往事的,往往會心一笑。
搞不清情況的,或許以為和室內禁止抽煙、公交不準吃韭菜盒子一個意思。
然后疑惑來了:
街機廳本來人就雜、氣味重,是嫌棄包子,還是怕人吃不進包子呢?
然而,此包子非彼包子,只是禁止在《三國志》(《吞食天地2:赤壁之戰》)里“吃包子”。
當時,在街機廳里,橫版通關的動作游戲不少,諸如《快打旋風》《名將》《卡迪拉克與恐龍》《圓桌騎士》《龍王》《懲罰者》等。
這些作品在國內玩家群體中有著很高知名度,但比起《三國志》,卻總略遜一籌。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游戲除了打打殺殺外,還有彩蛋,即:
第二關打完后,就進入吃包子、雞腿的小游戲。
這個別開生面的彩蛋,成了許多人的最愛。
玩法很簡單,玩家需要在20秒時間內吃掉6個包子、3只雞腿和1根烤肉,操作方式是快速旋轉搖桿加連續按鍵。
當年很多玩家為了獲得足額分數獎勵,由于沒有攻略,不知道采用技巧性很強的手腕轉動方式,就會不由得相信大力出奇跡,瘋狂搖桿并捶打按鍵。
以至于大家總擔心如此野蠻操作之下,街機會“中道崩殂”。
為了可持續發展,也由于街機沒有練過“鐵布衫”,街機廳的老板只能出此下策:禁止吃包子。
事實上,在全球街機廳,那個時代的統治者都是先期問世《街頭霸王2》。
唯有在中國,才出現《三國志》與之雙雄對峙。
除了兩者一個是格斗游戲、一個是動作通關,本就不一樣,還因為三國題材在中國的天然的親近感。
直到今日,三國題材在國產游戲中,依然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江湖地位。
甚至有人猜測,游戲里的魏延,形象設定可能是按照香港演員徐錦江的樣子設計的。
當然,這應該只是意外撞臉。
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都出自卡普空的這兩款游戲,有“換皮”嫌疑。
例如《三國志》里的反派三美:美美、美鈴、美冴,外形就酷似春麗,招式有些類似。
而更多的角色大招則直接可以在《街頭霸王2》中找到對應:
關羽的飛撲來自本田。
張飛的騎到敵人身上狂咬來自布蘭卡。
趙云的升龍劍來自肯……
于是,玩《街頭霸王2》總被揍的許多玩家,紛紛在《三國志》中刷起了存在感,順便感受花一份錢玩兩款游戲,且游戲時間更冗長的快樂。
此外,還有騎馬揮砍劈刺的體驗,比起其他動作游戲要么撿槍亂射、要么開車亂撞而言更有中國風味。
尤其在當年,恰逢香港武俠小說和歷史演義劇集在內地大流行。
對玩家來說,這不正好在游戲里打通任督二脈、一展身手、一騎當千嘛!
或許,后來《真三國無雙》會在中國那么火,也有同樣的緣由。
畢竟,這種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的爽快感受,真的很讓人熱血沸騰。
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街機在1990年代初的大火,并非沒有來由。
只是,國外更喜歡格斗,而國人偏愛三國。
隨之而來的則是街機的全盛時代。
當然,這個背后也有時代因素左右。
有研究表明,199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為1387元。
這意味著普通家庭根本無力消費價格高昂的游戲機。大部分人都只能在街機廳里玩游戲。
由此,街機在中國十年黃金期,也就自然而然發生。
據文化部統計,到2000年,中國共有上萬家電玩廳。
只是,也就是2000年,盛極而衰發生了。
根據相關要求,國內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不得在節假日外對未成年人開放。法令發布一個月后,數以千計的街機廳被關閉……
但屬于街機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
沒有,此處還有音樂,畢竟還有跳舞機在吸引著成年了的少男少女,直到網絡游戲的突然崛起。
刊載于《人民郵電報》2024年9月20日《樂游記》專欄41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