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區域內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不少城市提出“主動服務融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以期搶抓一體化發展機遇。一體化與“五個中心”相互賦能,正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進步注入關鍵動力。
發揮上海優勢
過去一年,上海持續推進“五個中心”建設,并在多個領域取得了新進展。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43萬億元,同比增長4.7%;上海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4%,達到2633萬億元,全市持牌金融機構總數增至1779家;上??诎敦浳镔Q易總額達到8.1萬億元,占全國25.2%,截至目前,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7家,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超過1000家;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91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上海兩大機場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均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同時,在科創領域,上海已集聚超過80家“國字號”重大科研平臺、超過2.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34%。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4.14萬件,增長19.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0.2件,增長22.7%。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蘇州集群位列全球第五位。
“上海應充分利用其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會處的有利地理區位,推動跨國公司、信息服務總部和中心落戶,以實現信息、資本及其載體精英人才的交會互動?!鄙虾I鐣茖W院副院長、研究員干春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將大幅提升上海在金融、貿易、航運、科技、信息等領域內外雙循環的關鍵節點和樞紐功能,助力上海建設統領全國的、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服務平臺型城市。
干春暉進一步表示,應營造多元文化氛圍,提升城市魅力,輻射城市文化影響力,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充分發揮上海精細、謙和的管理優勢,遵循“國內—華人世界—全球”的軌跡,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城市合作,打通產業人才雙向流通渠道,建立人才薈萃之都,“同時,引入國際組織,提升世界城市的形象,推動城市高端資源信息的整合和流動,增強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長三角一體化通過政策與規劃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實施、基礎設施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產業鏈的協同創新與升級轉型、市場與資源的跨區域配置與優化以及環境與生態的共治與共享等多個深層次角度的推動,實現上海‘五個中心’之間的相互聯動、相互賦能,為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备纱簳熣f。
在近日召開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強調,加快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不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和開放樞紐門戶這“四大功能”,既需要長三角腹地的有力支撐,也會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強大賦能。下一步,上海將進一步發揮好國家戰略集中承載地優勢,與蘇浙皖緊密攜手,共同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
協同應對挑戰
在上述發布會上,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張忠偉表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面臨“強化鏈接、強化策源、強化聯動、強化帶動”的新要求。“強化鏈接”,要以高開放度、高市場度深度鏈接全球,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皬娀咴础?,要主動應對競爭新趨勢,強化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創新源頭能力?!皬娀搫印?,既要加強“五個中心”功能聯動,形成互相支撐、聯動發展、攥指成拳的“功能聚合體”,又要加強制度聯動,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需求。“強化帶動”,要立足全域全局,強化對長三角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在‘五個中心’建設中,要堅持整體謀劃、協同推進,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運用系統思維和戰略思維,一體化、集成式地強化‘四大功能’,與上海改革開放中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開放等舉措一體化協調推進,率先實現不同區域高效協同發展和高水平改革開放重大突破?!备纱簳熣f。
具體來看,一體化政策與規劃的深度融合,為上?!拔鍌€中心”建設與周邊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通過緊密的政策協同與規劃對接,“五個中心”能夠更有效地整合資源,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應對區域發展挑戰,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特別是交通網絡的智能化與綠色化,以及信息平臺的共享與開放,為‘五個中心’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通和信息流通渠道。”干春暉分析稱,這不僅提升了“五個中心”之間的互聯互通性,還促進了數據、信息、知識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與高效利用,為“五個中心”的協同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干春暉看來,產業鏈上的協同創新與合作,推動了“五個中心”與周邊城市在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通過共同開展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五個中心”能夠依托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創新能力,與周邊城市形成互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新動力。
“市場資源的跨區域流動與配置優化,令‘五個中心’能更有效地利用區域內外的市場資源。”干春暉指出,通過加強要素市場建設上的協同發展,“五個中心”與周邊城市共同打造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要素市場體系,為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高效、公平的市場環境。
干春暉表示,長三角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區域協同,為“五個中心”與周邊城市提供了共同的環境治理目標。通過共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五個中心”能夠推動區域內生態環境質量的整體提升,同時依托自身的綠色技術和產業優勢,引領周邊城市走向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在全球航運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大潮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張勇認為,企業已成為驅動經濟、貿易、金融、航運和科技融合發展的核心引擎,亟需培育世界一流企業賦能“五個中心”建設。緊跟全球航運業的發展趨勢,上海要以第五代國際航運樞紐港建設為抓手,以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為突破口,從人才、數據、生態三個維度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特色化發展。
不過,干春暉也提醒,上?!拔鍌€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國際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內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的差距等都對上海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其國際化進程和要素集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干春暉看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則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制度障礙以及合作機制不健全等挑戰。
“比如,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資源政策的極化趨勢影響了整體的協同發展;行政壁壘和政策協同不足阻礙了統一開放市場體系的形成;而跨區域合作平臺的構建與地方行政矛盾、利益深水區的協調難題,以及合作機制的不完善,都制約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干春暉說。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