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化療聯合PD-1抑制劑一線治療膽管癌(BTC)患者能夠延緩疾病進展。
BTC是一種罕見腫瘤,僅占所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約3%,具有高度侵襲性。BTC起源于膽管上皮,是繼肝細胞癌(HCC)之后第二常見的原發性肝膽癌,其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5年生存率<5%[1]。絕大多數BTC患者初診時已處于中晚期,只有10%-45%的患者能行手術切除。然而,即使在根治性切除后,BTC仍有很高的復發和遠處轉移的風險,預后和結局都很差[2]。
大多數(49%-94%)BTC患者會表達PD-L1,并與較差的生存率相關[3-5]。相關研究已探索了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劑單藥或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治療晚期BTC患者,并證實具有可控的毒性和持久的抗腫瘤活性,支持使用PD-1抑制劑治療BTC[6]。在既往研究基礎上,研究者開展了一項評估PD-1抑制劑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難治性BTC患者的回顧性研究,為臨床帶來寶貴參考[2]。“醫學界”特對該研究結果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化療聯合PD-1抑制劑一線治療轉移性或復發性BTC患者[2]
研究背景:
盡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在多種類型腫瘤的治療中均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在膽管癌中的研究卻很有限。本研究旨在評估ICI聯合化療治療中國BTC患者的療效和耐受性。
研究方法:
該研究收集了130例病理診斷為晚期BTC且未接受化療治療的轉移性或復發性BTC患者的醫療記錄。接受一線化療±ICI的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被納入療效和安全性分析。本研究對抗PD-1抗體的種類沒有強制性限制(包括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信迪利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和卡瑞利珠單抗)。研究比較了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時間(DoR)。
研究結果:
數據截止至2020年11月30日,總體而言,79例患者出現疾病進展,ICI聯合化療組 vs 化療組分別有34/45(75.6%)例 vs 45/45(100%)例。與單獨化療組相比,ICI聯合化療組的PFS顯著改善(HR =0.62,95% CI:0.39-0.94;P = 0.0306)。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的中位PFS分別為5.9個月(95% CI:4.3-7.5) vs 4.2個月(95% CI:2.1-6.5)。ICI聯合化療組的6、12和18個月PFS率分別為39.3%、25.2%和17.5%,單獨化療組分別為28.9%、6.7%和4.4%。
圖1.PFS生存曲線圖
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的中位OS隨訪時間分別為18.7個月 vs 19.6個月。共66/90例患者死亡,其中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分別有26例(57.8%) vs 40例(88.9%)。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的中位OS分別為14.7個月(95% CI:11.4-18.0) vs 14.2個月(95% CI:12.5-15.9)(HR=0.85;95% CI:0.52-1.37,P=0.523)。ICI聯合化療 vs 單獨化療的12個月OS率分別為53.6% vs 60.0%,18個月OS率分別為38.3% vs 28.8%,24個月OS率分別為29.0% vs 18.3%。
圖2.OS曲線圖
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實現ORR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7.8%(17/45) vs 11.1%(5/45)(分層分析,P=0.003)。
表1.ORR和DoR結果
共有79例患者出現疾病進展(PD),63例患者PD后接受了二線治療,ICI聯合治療組 vs 化療組分別有24/34(70.6%) vs 39/45(86.7%)例。其中,ICI聯合化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分別有20例(76.9%) vs 37例(94.9%)改變治療方案,分別有4例 vs 2例患者維持一線治療方案;分別有10例(29.4%) vs 6例(13.3%)患者在一線治療后停止治療。
表2.患者后續治療情況
ICI聯合化療組 vs 化療組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分別為86.7%(39/45) vs 77.8%(35/45);3級及以上不良事件(AE)發生率分別為71.1%(32/45) vs 64.4%(29/45)。兩組中最常見的AE是惡心、貧血和疲勞。最常見的3-4級TRAE是骨髓抑制(ICI聯合治療組 vs 單獨化療組分別為24.4% vs 37.8%)。免疫聯合化療組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發生率為51.1%,最常見的irAE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和肺炎。
表3.AE發生情況
研究結論:
總而言之,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單獨化療相比,一線ICI聯合化療可顯著改善轉移性或復發性BTC患者的PFS、ORR和中位DoR;然而,PFS的獲益并沒有轉化為OS延長;患者的安全性良好,AE可管可控。本研究中的相關發現支持標準化療聯合ICI治療晚期BTC的繼續探索,但BTC的最佳一線治療方案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醫生站網頁版上線啦
無需下載便可瀏覽更多外科資訊
參考文獻:
[1]. Mosconi S, et al. Cholangiocarcinoma.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09; 69: 259–70.
[2].Shu Zhao,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 Dec;36(12):3541-3547.
[3]. Sabbatino F,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6; 22: 470.
[4].Ye Y, et al. Oncol. 2009; 100: 500–4.
[5].Suleiman Y, et al. J. Clin. Oncol. 2015; 33: 294.
[6].Bang Y-J, et al. J. Clin. Oncol. 2019; 37: 4079.
審批編號:CN-149042 過期日期:2025-06-3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于推廣目的。涉及具體藥物使用,請參考相關藥品說明書。
此文僅用于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