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燕趙大地 探尋歷史淵源
大同專家學者赴河北尋找“三交”實證
近日,市委統戰部組織我市專家學者赴河北省張家口、保定、衡水、邯鄲、石家莊等地考察調研,以桑干河、長城、云岡、恒山等民族融合歷史見證和文化地標為主題開展學術考察,走進博物館、古城址尋找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證,并與當地專家學者座談交流,尋找大同與兄弟城市的關聯性、傳承性,推動我市“三交”史研究向縱深發展。
在張家口市蔚州博物館考察
在保定市博物館與當地專家學者交流座談
衡水歷史文化博覽館
桑干河流經山西、河北兩省,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孕育了豪邁厚重的晉冀文化。相傳,上古時期天下分九州,山西、河北屬古冀州;春秋戰國時期,襄子滅代、三家分晉、胡服騎射等故事將晉冀緊密相連;趙武靈王開疆拓土,設云中、雁門、代郡三郡,大同屬趙國,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北魏定都平城,都城建設學習曹魏鄴城布局,平城百廢待興,崔浩、高允等河北名門望族平城出仕,對北魏的社會文化發展產生影響,而“千古一后”北魏馮太后為長樂信都人(今河北冀州)。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西北的大茂山為古北岳,清代移至大同渾源恒山。云岡石窟對河北響堂山石窟佛像造像影響頗深。遼金時期,大同為西京,河北蔚縣為西京所轄。
曲陽北岳廟
在邯鄲市博物館考察
在響堂山石窟考察
在鄴城遺址考察
連日來,我市專家學者赴河北曲陽探訪北岳廟,探索聯手發揚北岳文化新路徑;探訪代王城址、燕下都、冀州古城、趙邯鄲故城、鄴城等古城址,感受歲月流轉、文化傳承。在保定市博物館,大同“三交”史編撰組成員與河北大學教授、文博專家等交流座談,就田野考古視角下的古代國、太行八陘等深入交流,探討大同與保定兩市歷史淵源,旨在有效提升我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水平,切實為文化發展賦能。
宋志強在河北博物院接受專訪
在河北博物院考察
參觀正定民族團結主題公園潭園
文 | 崔莉英 圖 | 任蘇亮 殷 鑫
視頻 | 新大同
來源 | 大同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