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水腫也會在休息后減輕或是消失,讓人誤以為好了。但是隔幾個月又會出現,休息后可能又會好轉,反反復復以后水腫不斷加重,此時人們才會意識到需要就診。而隨著治療過程的不斷試錯,比如有些人通過利尿劑消腫以后誤以為只要消腫了就沒事了,沒有堅持系統治療,或是對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不敏感等,都會導致水腫趨于嚴重。
當你舉起放大鏡來觀察一件事,過于精準聚焦往往就會喪失視線的全面性。同樣如果只盯住水腫一項,可能會忽視更為寶貴的整體健康。
要知道,利尿劑在消除水腫之外,也會導致體內水分、電解質紊亂,引起其他健康隱患。比如導致過度排鉀或是因使用保鉀利尿劑導致高鉀血癥;高劑量利尿劑也會引起胰島素分泌減少及糖耐量異常,造成血糖升高;部分利尿劑會干擾尿酸排出,使血中的尿酸水平升高。
另外,長療程使用利尿劑可能造成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使血液出現高凝狀態,甚至造成不同部位的血栓。
通過門診的慢病管理和持續監測,綜合考慮患者的血脂指標和雙下肢幾乎看不出水腫等因素,專家王鐵民院長當即提醒患者停用利尿劑。
雖然“利尿劑”三個字容易給人“消水治病”的錯覺。但事實上,利尿劑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腎性水腫。
要想解除水腫困擾,需要全方位治療方案的配合和支持。以腎病綜合征為例。消除水腫的治療方案包括:
1、通過中西醫結合系統治療控制原發病,避免蛋白漏出增加,減輕腎臟負擔;
2、同時監測病情,適當利用利尿劑,防治并發癥;
3、配合飲食結構調整,堅持優質低蛋白飲食、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4、注意控制自身體重,避免出現血壓高、肥胖等情況;
5、平時適當增加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睡覺或躺臥時最好墊高腳部或腿部,加速末端血液循環等生活方式的干預。
消腫關鍵在病因,病因不除腫難消。利尿藥物非萬能,整體健康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