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份銷量走低之后,東風風神11月份的銷量表現仍然不是很出彩。來自第三方平臺的公開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東風風神國內批發量為7333輛,零售量為7447輛,而去年同期則分別為15390輛和13293輛,同比分別大幅下滑達52%和43.9%。
如此下滑幅度不僅意味著東風風神11月份再度跑輸乘聯會銷量大盤,而且也讓整個東風集團達成銷量目標面臨一定壓力。
要知道,按照東風汽車集團的規劃,2024年東風集團的銷量目標為32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目標劍指百萬輛,東風風神作為東風集團的嫡子,是有別于東風奕派和東風納米那些從0開始的新能源品牌的,它承載著更多厚望。
而面對集團的厚望,作為東風風神營銷事業部的總經理——師建興無疑承擔著更大的壓力,其在2023年正式履新東風風神營銷事業部總經理一職,而彼時東風風神銷量已經顯現出增長壓力,師建興的到來無疑扮演著“白衣騎士(參數丨圖片)”的角色。
據媒體公開報道,師建興在履新后曾在動員會上向東風風神營銷團隊表示:“這是一次創業,你們愿不愿意一起創業、一起往前走?我們說不定會創造歷史。”并將風神定位為智慧悅享主流汽車品牌,同時也對搭載馬赫電混PHREV技術的風神L7寄予了厚望,而該車既有混動版本,也有純電版本,被視為純電、混動兩條腿走路的重要落地支撐。
但如今回過頭來看,在師建興履新東風風神一年有余后,東風風神的銷量似乎并沒有“起飛”,甚至相比于2023年,今年1-11風神的國內零售銷量僅有95670輛,和去年同期的101983輛相比還有所下滑。這樣的銷量表現恐怕和“主流”仍有一定距離,畢竟新能源時代,比亞迪、奇瑞、長安、吉利等真正的主流品牌單月銷量就在10萬臺以上了。
在《車界》看來,東風風神銷量沒有走俏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被寄予厚望的風神L7銷量表現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以11月份銷量為例,風神L7新能源當月銷量僅有4278輛,這樣的銷量表現和比亞迪雙宋、銀河E5甚至AION Y等車型都相去甚遠,就內部而言,這樣的銷量表現恐怕也是低于東風風神預期的。
同時,令人擔憂的還有風神曾經打造的重磅車型皓瀚的銷量如今也大不如前,11月銷量僅有1615輛,難以扮演起銷量另一增長極的角色。至于皓極、風神E70等車型的銷量表現則不太值得一提。
這也意味著,東風風神如果想繼續提振銷量,就需要繼續推出更多重磅車型,并且在宣傳和價格上拿出更多誠意,尤其是應當加快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提升推出新車型的速度,這樣才能盡快提升用戶體驗。
時不待我,汽車市場的競爭無疑是激烈的,尤其是隨著汽車新四化到來,汽車淘汰賽正在提速,國資委也提出了對央企新能源車進行單獨考核,東風風神也面臨著新的環境變化,東風集團也推出了納米、猛士、奕派、嵐圖等諸多新品牌,而憑借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及技術積淀,相信師建興能夠針對變化妥善應對,帶領風神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中脫穎而出,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