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老兵畢德成口述了他抗戰期間的戰斗歷程,本篇將講述他解放戰爭及建國初期剿匪斗爭中的經歷。
老兵口述:畢德成
作者:北京老螞蟻
阻擊增援,堅定理想信念
上級告訴我們抗日戰爭勝利的消息的時候,我們很高興,敲鑼打鼓地慶祝。
當時我們還在鄉下住著,沒去城市里。我們的軍服換成了一身黃軍裝,以后又換成了灰色的。黃軍裝的軍帽上有一個紅色的帽徽,是用布縫上去的。我們當時屬于八路軍,是劉伯承和鄧小平的部隊。
1946年國共談判,毛主席去往重慶,領導經常和我們講這不是真正的和平與合作,蔣介石是不甘心的。所以部隊也沒有整編,瞎子瘸子還都要。
打梁山的時候,我們部隊打阻擊。國民黨在津縣有幾十萬部隊,還有汽車隊。我們在津縣西邊,在他們行軍時,我們在兩邊打他的伏擊。他們部隊準備展開回擊的時候,我們就迅速撤走。
在濟南和敵人新五軍作戰時我們也打過增援。1947年和新五軍在白埠一戰之后,政委介紹我入了黨,在沒入黨前,領導就找我談過話說要培養我入黨,讓我好好工作。當時沒有寫申請書,就舉行了一個儀式。
加入主力部隊以后,彼此的黨員身份都是知道的,我們經常在一起開會。常常在打仗前小組要開會,要求我們起帶頭模范作用。打完仗后還開會說一說誰的表現比較好。當時也不交黨費,十五年來我一分錢都沒交過。
抓到俘虜兵,很多都補充到我們部隊中。有一次我們連隊一次補充了五十多個,要求兩個人管一個,在一起打仗,一起生活,名義上教育他們,實際上就是監視他們。
后來部隊里搞訴苦運動。訴苦運動就是講一講你在家里受了什么樣的苦,是怎么樣受地主或其他敵人欺負的。我們這邊俘虜兵經過訴苦大會,跑的不多。他們戰斗技術比較好,都是受過軍事訓練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并不是所有的軍事訓練都是有用的,出操、打仗用的那一套就和我們的做法不一樣,很多時候不奏效。
我們給他們講八路軍怎么為窮人服務、謀福利,他們只是笑一笑,不說話。部隊的輕機槍手,重機槍手還是我們自己人多,俘虜兵也有,他們英勇打仗,照樣可以提干部。但是以排長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還是解放區送過來的兵比較好,比較聽話。
剛到主力部隊的時候,原來是一個排里一挺機槍,以后就一個班里有一挺機槍。迫擊炮之前是一個團里面三四門迫擊炮,之后就比較多了,看你要打敵人有多少。
淮海戰役中的英勇戰斗
打淮海戰役的時候,我們排已經有了幾挺沖鋒槍,步槍都換成了好的,是中正式,刺刀也佩上了,和當初游擊隊完全不一樣。
淮海戰役我們打小李莊。小李莊在徐州西南方向,我們在敵人一百公尺的地方挖溝,敵人也在里面挖溝。我們把整個莊子都包圍了起來,用汽車堆上土作陣地,他們在里面餓得什么都吃。群眾死的死,跑的跑,完全不能控制住群眾。我們在前線也是很苦的,手上都是灰泥,晚上就在溝里住,炊事員把送來的飯盛在碗里,我們就用手抓著吃。敵人也是這個樣子。我們包圍敵人的時候,運輸隊、擔架隊還有一百萬民兵全部吃的是小米,只有很少一點肉。
年前的時候,麥苗長得很高,敵人餓得沒辦法了,就白天夜晚爬出來吃麥苗子。他們一露頭,我們就往那邊打,打死打傷不少。
最后我們采取了一個法子,很有用。我們弄了一個大行軍鍋,在里面煮了很多肉和大米,刮東南風的時候,我們就用馬勺揚著說,“弟兄們,快回來,看我們吃什么?”香味傳過去,之后敵人每天夜里都有人往外跑,一旦那邊的軍官發現,就用機槍打死他們,為此死了很多人。從那邊爬過來有敵人的連長、排長,但大部分都是兵和班長,大約有四十個人。他們夜里爬過來后啥話也不說,先要吃的。
那次戰斗,我還立了一功。就在敵人被我們緊緊包圍時,我們團長和政委來我們排視察,那時候我已經當排長了。敵人可能發覺我們這邊有干部到來,就往我們那里打迫擊炮。我聽見一顆炮彈“嗚嗚”響,離得很近,感覺馬上就要落到身邊。我高喊一聲:“快趴下!”我按著團長和政委往溝里趴,我趴在他倆身上。敵人的炮彈就落在前沿邊上。我上半個身子被埋在土里,腰還被炮彈炸得見骨頭了。我忍著痛,把炮彈皮拔了出來,到后面包扎后,又回到了火線。
我們攻進去的時候看到了敵人在莊里建造的碉堡,三個碉堡擺成三角形,后面還有一個大碉堡。三個班分別在三個碉堡里面。還有一個交通溝,它們之間是通的,后面的碉堡能控制前面三個。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前面的碉堡都是鹿柴,就是樹枝,插得很高,前面還有一個障礙物。那個莊子大概有一千多個碉堡,非常堅固。我們上去一個營,敵人火力相當稠。最后他們不知道拿出來一個什么武器,一公尺寬,一百米長,“呼”一下,燒死我們很多人。后來才知道那叫噴火器。
天黑的時候,敵人在里邊,我們在外邊,不好辨認敵人和我們。以前我們會扎一個毛巾,后來主要靠衣服識別。敵人有大帽子,我們沒有那樣的帽子。當時我們部隊的軍裝還是黃色,但是和敵人的黃色不一樣,我們是自己用粗布染的,他們是洋貨,就算離得很遠也能一眼看出來。后來又加入了一些穿灰色軍裝的戰友,和我們一起攻擊敵人。我們還截過汽油桶,裝上炸藥包,然后點燃它,扔向敵人陣地。
在這以前我還打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戰役。敵人被我們的部隊整個包圍了起來,當時我們團負責東南角,敵人組織了十幾輛的坦克車往外突圍。那時候我們對坦克兵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只有手榴彈,但也炸不毀它們。一公尺深的溝,坦克照樣能過,已經過去三個坦克了。我們排的陣地上打得很激烈,子彈都打光了。我向團長匯報,請示怎么做。團長說:用槍托砸!
我知道,這是團長表達堅決堵住敵人的決心。回來后,我找到三顆手榴彈,我對副排長說:“你們掩護我,我去炸毀坦克。”我把三個手榴彈綁在一起,從溝里往前爬,當敵人坦克過溝的時候,我把三個手榴彈甩了出去,炸了一下,但是沒炸毀。
這時候已經過去的三個坦克扭頭回來了。它們一回來,后面的坦克車都扭頭往里跑。那時候是很危險的。我們七團從淮海戰役開始的兩千多人,到結束時候連死帶傷剩下了九百人。
智斗敵軍,殲除奸匪
淮海戰役后,我們在單縣北邊休整了一兩個月,之后被改編成二野戰軍的十一軍。我們過了長江以后,追擊敵人到福建,追到了毛主席開會的地方古田。后來我們去了安徽,從安徽又到江西,在江西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后,開始進軍大西南。
四川省長起義,我們的部隊就去往貴州。在那里我們進展總體還算順利,但也受到過損失。那時貴州省有國民黨匪兵八十萬,我們在貴州只留了一個師,下屬三個團,不超過五千人。人數相差很懸殊。
進軍大西南的時候,不像以前在游擊隊穿的衣服和鞋,我們穿上了膠鞋,據說是南洋大王陳嘉庚捐獻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散落在貴州省的國民黨軍隊、土匪、流氓地主開始拉幫結派,成立各種組織。我被調到貴州東南角的一個縣里偵察隊工作。這時候我可以攜帶各種手槍,隨便使用。
在貴州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我們先做了一個工作:了解縣里的有多少敵人、槍支、什么樣的武器,頭頭的名字,還了解了這里有多少大山,山上有沒有路,能不能走車馬,重武器能不能行動,敵人在哪一帶活動,了解清楚后做成地圖。
我們偵察的時候穿便衣,用敵人司令或司令手下人員的代號,冒充他們的人。我們還學會了方言。有時候化裝成苗族人,頭上纏著尖帽子,穿著他們的鞋和衣服,如果不說話,一般看不出來。有時候我們會找兩個當地人,跟著我們當翻譯。如果有問話的,就讓他們答話。
做好偵察后,我們把全縣敵人都包圍了起來,一個營抽出一個連為機動部隊,其余的散開,扼守住上山的全部路口。
我們偵察隊隱藏在黑暗中,當發現敵人突圍時,就插到敵人跟前,占領一座小山。敵人發現我們占領小山,就會集中往那個方向打槍,這時候包圍的部隊迅速合圍,越合圍我們兵力越集中。這就像釣魚一樣。敵人對著我們白天黑夜地打,沒撐過一天,發現我們的大部隊把他們包圍了,就開始逃跑。
他們白天不敢跑,想夜晚突圍。所有路口夜里我們都點著火,我們在黑暗的地方守著,把機槍放在那里支著。他們晚上準備逃跑的時候,一看那里有火,就判斷那里肯定有我們的人,不敢從亮的地方過,就從黑暗的地方往外突圍,其實我們的部隊就在那里埋伏著呢。
我們利用這種辦法打垮了敵人,敵人死的死,傷的傷,俘虜的俘虜,剩下的一部分就散了。這時還不能放松警惕,我們迅速合圍,崗哨也不撤,往里面橫插,每一個山頭、村莊、村溝都得清抄。主要是檢查敵人的頭頭是否被捉住,武器是否全部收繳。全部弄清楚了,我們才解散。
武器根據了解的情況得到核實,但敵人縣級司令沒逮到,清抄了很多回,也沒找到。組織上派三個人成立一個小組,對他進行捉拿,我任小組組長。
敵匪司令姓駱。我們住到他所在的莊上,他家住在村莊東南角山跟前的房子里,我三天兩頭找他家人做工作,但他家人都說不知道,沒看見過他。群眾把周圍的山又清抄了幾回,但還是沒找到。
有一天夜里,我起來解小手。那天月亮特別亮,我還不死心,就帶著手槍自己再去看看。駱“司令”的房子在山腳下,屋外是一個用條子編成大把夾的大院子,院子有兩個門,一個在東南角,一個在西南角。
我從東南角門往里看,發現屋里點著燈。我在當地待的時間比較長了,會說點當地話。于是我就用當地話喊他的名字。我一喊,門里出來兩個人,一個就是駱司令,另一個婦女可能他老婆。駱司令讓他老婆來東南角給我開門,他拿著一把手槍就要從西南角逃跑。我快步跑到西南角,他一開門,我迅速用手槍對著他身上,喝令他不要動,動打死他。我一把把他的手槍搶了過來,然后我高聲喝道:“同志們,守著各自的位子,不要過來,敵人要跑你們就打死他!”
我又繼續這樣喊空(虛張聲勢):“守著山上的同志也不要下來,注意有沒有敵人的同伙。你們纏著敵人,敵人要跑就打死他。”
我一個人把駱司令押回來了。到了莊上他還東張西望,想看看我們有多少人。
癡心愛人,等待回家
一九五七年,我結了婚。
我的父親和我愛人的父親關系比較密切,我們從小就定了娃娃親。我出來當兵很多年,死活不知。家里人給她說媒,她不愿意,就想看我是活著還是死了,說等我死了再說。就這樣一直等到我二十五六歲。
我回家之后,她母親來告訴我,她還在等我。我們很快舉行了結婚儀式。我是請假回去的,沒給部隊報告。部隊個別領導有意見,說我犯了錯誤,沒經過批準隨便結婚。我把我們之間的事情報告了組織,他們說算了,就按軍屬待遇在部隊里面吧!
無悔革命
建國后,我被安排在鎮下面的廠子(大隊一級)當廠長和支書。后來被安排在煤窯廠,干了三四年后就退休了,這樣我就被算成大隊一級干部。我現在每個月能得到兩百元錢補助,按老兵的待遇,民政部每月發給我一千三百元。
我從小參加革命,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一生打了無數的仗,沒有什么可后悔的。我兒子和孫子也都當了兵。
(本文作者:北京老螞蟻,“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