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可以繼承嗎?
在目前的實踐中,手機號碼是可以繼承的。
在談論手機號碼的繼承前需要了解手機號碼的性質。手機號碼資源和無線電頻譜資源類似屬于有限的資源,根據《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的規定,手機號碼的所有權在法律上是屬于國家的。電信公司根據手機號碼使用人的申請,與之簽訂入網服務協議后,將手機號碼給個人使用,因此通俗講的個人擁有某個手機號碼僅是手機號碼的使用權。
而可以繼承的財產應可以轉讓,目前的電信公司很多都允許在特定條件下轉讓手機號碼使用權。所以,手機機號碼使用權在性質上應該屬于可轉讓的虛擬財產,屬于《民法典》規定的可以作為遺產的“個人合法財產。
手機號碼如何繼承?
目前,繼承手機號碼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證繼承,另一種是訴訟繼承。湖南、河北和山東等多地都有成功的案例見諸報道。
但是無論是公證還是訴訟,如前所述,可能都需要提供原機主與電信服務公司的入網服務協議或與電信公司進行溝通,確認可以轉讓之后才有可能繼承。通過訴訟繼承的方式,目前法院還多是以調解的方式處理,顯得相對比較謹慎。由于手機號碼不像其他可分割處理的財產,必須得最終歸屬于一人才有可能保證手機號碼的實際利用,而如果各個繼承人對最終持有這個手機號有爭議的話,在目前沒有明確裁判依據進行處理的情形下,判決歸誰最終使用就難免有一定的主觀性,面臨著各個法院“各自為判”的境地,難以確保司法裁判的統一性。因此,如果有相應的裁判指引或高層級法院的典型案例指導的話,會使這類問題的處理更規范。
延伸問題
手機號碼使用權與手機sim卡的數據歸屬權
手機號碼是某個號碼的使用權,區別于手機號碼載體的sim卡上的數據。sim卡上通常會儲存聯系人的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這些聯系信息等數據是原機主生前收集的數據,如果把這些數據作為財產的話,是否可以繼承呢?是否必須與手機號碼的使用者保持一致?
其實不只sim卡上的數據,如果是存儲在智能手機里的數據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應當如何處理。前段時間,蘋果手機推出了一個“數字遺產聯系人”的功能,機主可以在生前指定自己手機的數字遺產聯系人,如果一旦機主過世,則被指定的聯系人可以在一定時間期限內,申請蘋果公司訪問手機帳號中存儲在蘋果公司中的相關的數據。現在國外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大公司采取類似的處理方法,我國也可以有保留的調整和借鑒,例如在帳號平臺或電信網絡服務商允許的前提下,或者全體繼承人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將儲存器或手機中相關的數據先移交給遺產管理人。在等對數據的繼承問題解決后,遺產管理人再根據爭議解決所依據文件(如法院判決或繼承人協議等)進行處理。
上面提及的公司帳號或sim卡里儲存的數據,除了誰可以繼承的問題外,還涉及到個人信息保護。因為那些數據很多涉及第三人的個人信息,姓名、電話、住址、生活隱私等,而未經個人信息權益人的許可是不應當轉讓或公布給第三人的,包括原機主的繼承人,擅自轉讓帳號或轉移數據有可能侵害其他第三方的個人信息,這應該是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最大法律障礙。
所以,相關的法律問題挺復雜,早日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十分有必要。
以上僅供參考,感謝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