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用自己的皮卡車裝1500塊錢的柴油,準備拉到田間地頭里給自己的收割機加油,結果沒想到的是被扣車一個月,另外還被罰款30000元,據說這個罰款還是最低額度的罰款,已經非常的“人性化”了,處罰的理由是“無證運輸危險品”,不交罰款不給提車,安徽淮南的農民顧先生不得已將自己忙了一年的稻谷賣掉,一起才賣了18000元,后面還是跟自己村的村民和村支書借了12000元,才把罰款交上。
當時看到這個視頻,感覺莫名的憤怒,特別是當工作人員講述這個已經是按照相關規定已經是最低限額的罰款時,這位農民顧先生是不是應該還得謝謝當地的交管部門手下留情?謝謝你這“人性化”的3000元。
一年到頭,從播種到收割,只賣了1.8萬元,這其中還不包人工,肥料等錢,結果就因為給自己家的收割機加油,被罰30000元,如果種地的成本就這么被“人為”“合法”的被抬高,那么農民的出路在哪里?國家反復強調的要降低農民成本的政策又要該如何執行呢?
這是發生在安徽省淮南壽縣雙橋鎮勝利村,當地村民顧先生11月2日,正是農忙季收割水稻的時機,田地里的拖拉機和收割機都沒有柴油了,于是他開著皮卡車到附近的加油站去買柴油。
當時他用三個塑料桶裝了100多升柴油,準備拉回去給農機加油,誰料在回去的路上被交通執法部門給逮住了,據淮南交通部門的工作人員講述,當時顧先生的皮卡車拉的這些柴油味道很刺鼻,為了安全所以他們才把他攔住。
攔住后,淮南交通執法部門以涉嫌“未取得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的名義對顧先生處以扣車1個月,罰款30000元的處罰規定,這個罰款如果一個月內沒有交上,那么車就不用再找回來了。
淮南交通執法部門工作人員直接告知顧先生,說他拉的是柴油,是危險品,這個必須有具有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的車輛來拉。
盡管顧先生出具了村委會給開具的拉柴油是供農機自用的證明,但是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
根據《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中,里面明確規定“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公共提供服務的道路運輸活動”這些才是需要具備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里面并沒有明確指出這個農用機自用柴油也屬于這個管理范圍,也就是說顧先生拉的這點柴油不具備被處罰的條件,可當地的執法部門視這些管理細則視而不見,對村委會的證明充耳不聞!
不管你到底是自用還是用作別的,不管你那么多,就是要求一個月之內交足30000元的罰款,否則車就一直扣著。
顧先生沒有辦法,只好將自己剛收獲的稻谷賣了18000元,還跟村民和村支書借了12000元才交完罰款,拿回了自己的皮卡車。
事件在網上鬧得很大,但是淮南交通執法部門還是一直堅持自己沒有錯,顧先生違規了,就是要受到處罰,不滿意的話可申請行政復議!
事件傳到網上后,淮南交通執法部門的官方賬號直接被各路網友們給淪陷了。
官方賬號淪陷
淮南交警官方賬號下的視頻直接被各路網友各種留言,其中他們搞了一個“愛心義剪,情暖冬日”的視頻更是嘲諷不斷。
其中很多網友就直接問了一句:你們有剪頭發的營業執照嗎?
也有網友在下面直接嘲諷,拍得真好,句句為民,呵呵!
沒有營業執照,最低罰款30000元,覺得不合適可以行政復議!
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從業資格證有也可以幫老人理發嗎?
是不是賣農機還要專門賣一個油罐車并辦理相關資質?
你們給我們大家講一下農業機械應該怎么去加油呢?
對于此事,并不是說執法不對,安全規則確實得遵守,法規設置的目的也沒有問題,但是執法也得有溫度,接地氣,不能眼里只有條文,全然不顧老百姓的難處,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明明一眼能看得出是為了生計的事,卻硬是給套上一個3萬起的危險違法的名頭,難道在維護安全和維護農民權益中間找平衡就真的那么難嗎?農忙時候的特殊時刻,能不能給出一些特殊處理?比如說辦理一些臨時通行證等。
犯錯不可怕,就怕犯錯了還不知道承認錯誤,這樣遠離民間煙火,真的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