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數據、算法等高科技的加持下,咱們使用互聯網服務可以說,越來越成了一門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頭。???
比如那該死的,大家都知道有,但就是抓不住證據,它們也死活不承認的手機監聽,就算你沒打開手機,現實聊天說了什么需求,各大平臺打開,就是各種晃眼的相關商品推薦推薦。???????
比如前段時間,小柴有個同事,壞掉了一顆牙,然后在辦公室里討論了下,之后的幾天中,他的手機中不管是電商平臺、社交軟件,還是短視頻平臺,然后就被各種種牙廣告給攻陷了。
甚至連P圖這種工具軟件的開屏都是……再加上那個喪心病狂的、異常靈敏的搖一搖跳轉廣告的「偉大」創新,分分鐘給你跳到商家頁面。??????????????
當然了,監聽最多的就是給你發廣告,或者再離譜一些的就是它們「聽到」你的需求后,相關的電商平臺商品借機漲價,但盡管如此消費者還是有選擇權的。?
大數據殺熟這這項「大家都知道有,但就是抓不住證據,抓住證據,他們也有一萬種理由解釋」的卡脖子創新,在算法等遙遙領先創新疊加下,可以說,當我們對一項互聯網服務有需求的時候,都不敢輕易事先嘗試查詢。??????????????
就比如小柴遇到過好幾次,想出門打個車,就提前查詢了下費用,結果好家伙,每查詢一次,價格就漲幾塊,有一次眼睜睜的把同一段路程的費用從三十塊看到了五十塊,自此之后,小柴打車,那都是乖乖的不到出門那一刻,不打開打車軟件。????
比如那些電商網站、外賣平臺,如果你經常點,那你的優惠券,紅包就是比別人小;再如果,你開通了會員,他們更是在優惠力度、配送費、包裝費紅包大小上,區別對待無下限。
一問就是為了拉新,或者定位緩存、新用戶紅包更大,留下付了費的尊貴VIP在風中凌亂。??????????????????????????????????????????????????????????????
當然了,相比于電商網站幾塊、幾十塊的大數據殺熟黑洞,機票酒店行業,萬一遇上大數據殺熟,哪一不留神,就能比別人貴個大幾百、甚至一兩千。?????
然而,對大數據殺熟這件事,咱們可是喊打喊殺十多年了,月經式點名、約談也是反復進行,但喊著喊著、點著點著,他們不僅沒有收斂,而且是更加過分了。???????????????
好像,我們如今似乎已經麻木了,正常的方式,也似乎沒人能管得了它們。
只能不嫌麻煩的在各大平臺反復橫跳,比價找最低的那一個,成了享受互聯網服務的常態化操作,使得我們使用互聯網服務越來越麻煩,越來越糟心,門檻也是越來越高。???????
那我們就對它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直到小柴昨天刷到這屆年輕人的操作,才恍然大悟,咱們可以用魔法打敗魔法啊!??????????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周末小柴刷視頻的時候,刷到了一個女生,不停的對著自己的手機嘮叨「這機票怎么這么貴」「買不起機票」「不去了」……????
而且在一直不斷的反復這幾句話,同伴很納悶的問:「你在干嘛」,小姐姐則回答:「我在給我的手機洗腦」??????
看到這個視頻,小柴真是醍醐灌頂,這不就是正確進入互聯網的大門的姿勢嗎?還是年輕的腦子好用哇!
殺熟不就是大數據加上手機監聽、監控完成的嗎?算法是無情的記錄機器啊!這么洗腦,真說不定就給你便宜了,至少不敢「殺」你了。??????
果然不出所料,在小某書等社交平臺上,給自己手機洗腦,反向馴化算法,反向大數據殺熟已經成為這屆年輕人使用互聯網服務的必殺技。????
不少網友紛紛分享給自己手機洗腦,避免被大數據殺熟的經驗,除了對著手機喊貴、吃不起、去不起之外,方法非常多樣。?
比如有人會在購買某項服務前,在各種渠道評論,太貴了,最近沒錢,消費降級。然后,相關的平臺,就會全網抓取用戶的這些數據,從而影響算法。???
還有人則是先卸載相關軟件,或者直接注銷某軟件的賬號,然后再重新注冊,充當新客,享受更多的優惠。?????「果然整頓不合理現象還得靠年輕人」
總之就是使用手機時,每一個環節都給自己立貧窮人設,想盡辦法的力貧窮人設,什么樣的方式都可以采取,不錯過任何一個環節和細節。????
那么到底有沒有用呢?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親測有效
比如有網友表示:「開始搜出來的機票價格是4309元,我就反復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后來,航班價格變成了1903元。」
好家伙,這貧窮人設,立在遙遙領先的算法面前,算法被整糊了,一把就便宜了兩千三百元之多。
果然是「你有科技,我有神功」,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
比如還有用戶曬「戰績」顯示:自己和朋友先訂了酒店,定完酒店后,機票從654,漲到了2200元,當時就心如死灰了。?????
但這好像是個死循環,先定酒店,平臺判定你必然會去,機票立馬漲價;如果先定機票,也是一樣,酒店立馬漲價,高科技時代,這越來越鋒利的鐮刀,讓用戶想躲都沒地。
隨后,在小某書上看到刷機票太貴了不去了可能有用,就跟朋友狂刷,結果真降回來了,根據截圖信息,刷太貴之前機票是2203元,之后變成了654元。???????
這人設一立,立省一千五百多,這也不難看出,平臺到底有多黑,這一千五百多,撞上冤大頭,可就是純利潤啊!而且,在這個土方子沒出來前,這樣的純利潤,平臺賺了多少了!
還有用戶則持續刷了幾天的評論,相應機票的價格,從553元,每天一降,降到了356元。???
比如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為了讓機票降下來,足足花了半個月時間立貧窮人設,結果成功了。
看到這么有用,該筆記評論區,好像成了被大數據殺熟用戶的許愿池,有高達3.8萬人,齊刷刷的某平臺某地到某地的機票太貴了,不去了。??????
而小柴檢索了一遍,僅在小某書平臺,相關的分享就有上萬條,那么這樣的「土方子」是真的有用,還是湊巧,亦或是幸存者偏差?
有業內人士對小柴表示:大數據算法,本身是基于用戶畫像,給用戶精準的推薦相關服務,而用戶畫像,就是通過用戶在網上的行為、留下的痕跡作為素材,按道理來說,只要你習慣在網上立貧窮人設,那必然會干擾算法畫像,影響算法推薦。
「然而效果咋樣,也說不準」,該人士同時表示。
此外,他還表示,目前雖然很多服務提供方、平臺,不承認大數據殺熟,也不承認監控監聽用戶手機,但從結果表現來看,這種行為肯定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也意味著,對著手機洗腦,或許也是存在一定作用的。
事實上,大概幾年前,小柴點外賣的時候,也曾發現過類似的事情,即小柴會選同一商家哪個平臺便宜,先打開一個平臺,然后不退出,再打開另一個平臺,前面那個平臺就會立馬彈窗,送了一個大紅包。
不過,這樣用了一段時間后,該方法就失效了!
這或許也意味著,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看上去很靠譜的辦法,隨時都可能被算法調整,因為目前,我們生活大部分都在網上,產生大量五花八門的數據,在這海量的數據面前,用戶主動去立的人設,也就是相關的數據,占比是非常非常小的。?????????
退一萬步講,用戶的個人真實購買力,或許對算法的影響權重是這些復雜數據中權重最高的,比如你經常出國旅游,經常坐飛機、住五星酒店,那不管你怎么對著手機喊窮,都沒用。???
再比如電商購物,平臺大數據推薦的,都是根據個人購買力推薦相應價位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主動立出來的貧窮人設,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無足輕重。
當然,更重要的是,或許當下這種給手機洗腦的土辦法有用,有可能是平臺數據算法沒考慮到這方面,不夠完善。?
當這種方式被普遍應用,平臺必然也會快速堵上相關的漏洞,比如調整不同數據在算法決策中的權重等等,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自然,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如此土方子在年輕人群體中這么盛行的隱喻,則顯然是,用戶已經被大數據殺熟這種套路逼的無路可走了。?????
我們該應該深思的是,消費互聯網發展了這么多年,為何沉淀下來的全是滿滿的套路,甚至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的應用,都成了互聯網服務走向歪路的墊腳石。?????
導致逐漸背離造富人類、讓人們生活越來越方便的初衷,利益驅使背后,讓用戶觸網的煩惱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高,留下一堆怨氣。?????????
然而,這必不是長久之計啊!尤其是大數據殺熟這么喪盡天良的行為,真的該動刀子了,不然,反噬的將會是整個互聯網產業,阻礙的是社會的發展進步。
算法、大數據、AI本身都是一本一本的好經,都是能造富人類的,但如果念經的和尚,心歪了,那就是一念成魔,惡的一面也將會被無限放大。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