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途徑。近年來,我市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特色養殖業,形成了產業多點開花、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不僅為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途徑,也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活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平泉街道梓桐村,了解他們的跑山雞產業發展情況。
走進梓桐村膳養堂養殖農場,成群結隊的跑山雞隨處可見,有的追逐打鬧、有的在枝頭小憩、有的草叢閑逛,個個毛色鮮亮、體態勻稱健碩。此起彼伏的雞鳴聲,為這座靜謐的山坡增添了勃勃生機。
農場主蘇建,提著一桶裝滿玉米的桶進入雞舍,一只只跑山雞聞訊而來,競相爭食,場面熱鬧非凡。“最多的時候有八千多只,賣了幾千只,現在場地上總共還有三千多只。今年的總產值可能在一百萬元左右,利潤可能在十多萬元。”蘇建說道。
蘇建是梓桐村引進的業主。2018年,蘇建毅然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來到梓桐村,承包了約80畝山頭和40畝田地,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
因跑山雞在自然環境下養殖,管理粗放,投入成本低,人工需求少,市場前景比較好,蘇建果斷選擇了飼養跑山雞,在承包的山頭上建立了11個雞舍,飼養了瑤雞和優公雞兩個品種。蘇建表示:“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天然的環境,這個就是我們散養的優勢。”
然而,養殖技術和銷售渠道是所有養殖業面臨的普遍難題。為此,蘇建迎難而上,通過查閱書籍和借助網絡自學,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養殖培訓,到四川農業大學系統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養殖技術,積累養殖經驗和人脈,打造梓桐村“跑山雞”招牌。“我們和一些固定的酒店、餐館合作,還有些顧客是看了抖音或者微信朋友推薦慕名而來的。”蘇建說道。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蘇建的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優質客戶群越來越多,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增收,還與梓桐村村集體經濟合作,收購玉米、小麥以及村民種植的沒有達到市場化標準的蔬菜、紅薯、土豆等新鮮農產品,既確保了雞的品質,又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更為梓桐村打造綠色生態品牌打下了基礎。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核心,農民持續增收是根本。在梓桐村,像蘇建這樣的家庭農場有7個,主要發展稻蝦養殖、水產養殖、肉牛養殖、蓮藕、柑橘、紅薯等產業。為拓寬村里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通力協作,成功注冊了“梓桐村”商標,搭建起了農副產品“產供銷”平臺。在各級幫扶單位的助力下,2024年,成都興城集團助力梓桐村銷售農產品29萬元,整合簡陽優質農產品直達城市社區超2萬斤。
梓桐村駐村第一書記 蘇華: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單位,不斷完善“產供銷”平臺,與禾豐鎮碑埡村、平泉街道協議村等加強溝通協調,形成“產供銷”聯盟,實現產業抱團發展。
如今
跑山雞已然成為梓桐村
一張靚麗的產業名片
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向前
記者 | 宋林
編輯 | 鄭玥嵐
責編 | 胡禹
審核 | 段曉燕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