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據數據統計,在今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市場份額已經達到近50%,燃油車的空間被擠占了一半。不過,雖然比起昔日,燃油車情況不容樂觀,但短時間內,燃油車應該也不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不過,在這樣的趨勢下,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有燃油車制造商,還有街頭巷尾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汽修店,它們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燃油車養活了一個相當龐大的一個產業,2022年的時候,中國大概有90萬家汽修店。但是時至今日,每天都有汽修店在倒閉,一些汽修店已經大不如從前。有機構預測,在未來五年左右時間,可能還會有一半的汽修店將會關門。為什么會這樣呢?
第一,新能源汽車受限于廠家質保
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是核心部件,也是維修和保養的重點。但是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有明確的規定,車輛只有在4S店進行維修和保養,才可以享受三電的質保服務。汽車市場有一半都是新能源車主,他們不得不選擇官方指定的渠道,這也導致汽修店生存空間變小。
第二,新能源汽車配件專車專用,貨源少
大部分燃油汽車的配件在外面的汽修店都能找到,連原廠都會有配件流出,某個部位壞了,只要更換基本就可以。有很多人,他們不論是給汽車做保養,還是有什么小刮小蹭,甚至大修,都更愿意去附近或者熟識的汽修店而非4S店,服務流程沒那么繁瑣,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是,新興的新能源汽車配件科技含量更高,很多都是專車專用,可能還會涉及到車載芯片等等,在外面很難找到配件,即便能找到,一些功能的使用也會受影響。這也讓汽修店少了很多搶4S店生意的機會。
第三,新能源汽車維修門檻變高
修理燃油車只需要懂得機械知識、發動機原理這些,但是修理新能源汽車更麻煩,高度自動化的電車內部構造更復雜,除了要懂傳統的汽修知識外,還需要懂得電路知識,甚至電子知識等,這也使得修車的門檻變得更高了。并且,培養一個新能源汽車的修理人才成本也比燃油車的更高,這讓很多小汽修店望而卻步。所以,即便有新能源車主找上門來,但是面對這復雜的構造,維修師也只能束手無策。
不過,燃油車短時間內不會消失,所以還是有一些汽修店可以生存下來的。但是,長遠來看,汽修店想要在新能源這個大航海時代多分得一杯羹,不被市場淘汰,培養自己的新能源維修人才,轉型才是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