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的消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Bosch)最近宣布了一些裁員計劃。
這些計劃可能導致德國約8,000至10,000個工作崗位面臨裁員風險。博世副監事會主席Frank Sell透露了這一消息。
Frank Sell同時也是博世核心部門“移動解決方案”(Mobility Solutions)工會的負責人。他表示,這些裁員計劃讓整個公司內部的氛圍變得“完全難以忍受”。
博世在德國大約擁有135,000名員工。
當被問到博世的員工是否會像大眾(Volkswagen)員工那樣發動罷工時,Sell表示,工會和員工代表將為2025年制定行動計劃,其中也不排除罷工的可能性。
歐洲的汽車制造商目前正面臨需求減弱和電動汽車轉型速度低于預期的雙重挑戰。德國制造商還要應對高昂的生產成本,以及來自中國低成本競爭對手的壓力。
博世負責人力資源的管理委員會成員Stefan Grosch告訴記者,這些裁員措施是為了確保博世保持競爭力,并表示整個行業都在經歷困難。
Grosch還透露,博世的監事會將在周五召開會議,目標是在“社會責任范圍內”完成裁員,但快速變化的行業環境意味著公司需要定期評估產能。
他強調,雖然博世希望以一種對員工相對負責的方式進行裁員,但必須承認,行業變化太快,公司不得不進行相應調整。
博世集團(Bosch Group)全稱是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BOSCH),成立于1886年,是德國百年工業企業之一,旗下涉及汽車與智能交通、工業、消費品、能源與建筑四大業務板塊。
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是博世最大的營收來源,占據集團營收的60%,但利潤率卻是墊底的。
價格戰下的成本壓縮以及汽車行業的轉型,讓傳統汽車企業處境艱難,而汽車又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結構,從一線汽車供應鏈到三線汽車經銷商都備受影響。
今年以來,博世、采埃孚、法雷奧、博澤等汽車零部件巨頭接連宣布裁員,就連傳統汽車供應鏈巨頭都面臨業績危急,二三四線小供應商更是困難重重。
當汽車行業加速電動化轉型時,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市場發展空間逐漸被壓縮,這些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中求變,以保持自身的行業地位和未來發展。
其中,裁員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電氣化轉型帶來是需求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