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爾下臺后,中東格局徹底洗牌。伊朗苦心構建的抵抗之弧被粉碎,俄羅斯也被迫進行戰略收縮,土耳其則趁機將手伸向中東。
最新的消息,土耳其國防部長已經表態,允許俄羅斯保留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這樣看,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基本利益是保住了,只是損失了一些油田以及通往中東的跳板。
但其實,俄羅斯的損失要比大家想象中的大。可以說埃爾多安一手給俄羅斯脖子套上了繩套,開始慢性絞殺。
埃爾多安支持叛軍發動攻勢,肯定是有利可圖。此前筆者已經分析過,最直接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敘利亞內戰導致400萬難民涌入土耳其,現在土耳其經濟形勢不好,反對派意見很大,不斷對埃爾多安發難。而埃爾多安不停向巴沙爾示好,希望他們把難民接回去。但巴沙爾根本不搭理,要求土耳其先撤軍并停止支持叛軍。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二是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武裝一直與土耳其境內的分裂勢力勾結,影響國家安全。埃爾多安想與巴沙爾聯合進行打擊,但庫爾德武裝采取中立立場,對巴沙爾有利,他并不愿意配合。
現在巴沙爾走了,土耳其支持的叛軍可以說是接收了一個爛攤子。敘利亞真是要啥沒啥,2023年GDP才90多億美元,大部分油田和小麥產區都掌控在北部的庫爾德武裝手中。
戰爭打了這么多年,富人早就跑光了,巴沙爾政府也轉移走了不少財政,國庫里只剩下些不值錢的敘利亞磅,俄羅斯還宣布停止向敘利亞供應糧食。現在敘利亞人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以后發展了。
土耳其經濟狀況也不好,肯定養不活敘利亞人。于是埃爾多安祭出了第一招:土耳其能源部長巴拉克塔爾表示,巴沙爾下臺后,土耳其和卡塔爾的燃氣管道項目將會重啟。
其實早在2009年,卡塔爾就提議修建該項目。項目總投資100億美元,全長1500公里,修建一條從卡塔爾穿越沙特、約旦、敘利亞再連接到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最終向歐洲國家供應燃氣。
然而巴沙爾態度堅決地拒絕了,他也毫不遮掩地表示,這是為了維護俄羅斯的利益。由于俄羅斯一直是歐洲最大的能源提供國,如果從中東直接到歐洲的管道貫通,無疑將使俄羅斯利益受損。
蘇聯時期就與敘利亞建立了盟友關系,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這種關系,從中東大面積收縮,但仍保留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巴沙爾出面維護俄羅斯并不令人意外,所以后來俄羅斯也投桃報李,出兵幫助巴沙爾平叛。目的之一也是阻斷中東向歐洲提供能源的通道。
此外,巴沙爾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在拒絕卡特爾后,提出了另一項100億美元的管道項目。修建一條橫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管道,允許伊朗的燃氣通過敘利亞出口歐洲,自己來當能源樞紐。不巧的是,下一年敘利亞便爆發了內戰,計劃未能實施。
巴沙爾下臺后,卡特爾第一時間宣布,重新開放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后就關閉的大使館。卡塔爾和土耳其都是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的國家,而哈馬斯此前是由穆斯林兄弟會扶持,他們總部還在敘利亞時也支持叛軍。所以,這幾個組織本身就是一伙的,有錢大家一起賺。
卡塔爾的燃氣儲量超過2000萬億立方英尺,年產量1億多噸,大概是俄羅斯的兩倍。只是由于遠離消費國,沒有管道連接的話,運輸不太便利。一旦這條管道建通,卡塔爾的燃氣和沙特的石油將會直接通過土耳其進入歐洲。
這有多大好處呢?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燃氣,光2022年烏克蘭就收了12億美元過路費,還能享受優惠價,這還是俄羅斯只有一半輸氣量經過烏克蘭的情況。敘利亞GDP才90多億美元,將來光收過路費可能都有幾十億美元,完全夠吃大餅了。
當然獲利最大的肯定是土耳其。如今土耳其已經擁有連接阿塞拜疆的天然氣管道、連接伊拉克的石油管道。如果連接卡塔爾的燃氣管道建通,土耳其將完全取代德國,成為歐洲的能源樞紐。
默克爾在任時就想把德國打造成歐洲的能源樞紐,即便在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的情況下,仍不惜得罪美國,批準建設北溪2號輸氣管。因為這背后有驚人的利潤。
而且土耳其掌握了歐洲的能源供應,就能掐住其脖子。土耳其一直想加入歐盟,但是申請20多年了還是觀察國,若是以后能用能源提升自己的地位,歐盟恐怕也不會再拒絕。
燃氣管道修通,毫無疑問受損最大的將是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前,歐洲40%的燃氣和27%的石油需要從俄羅斯進口,每年為俄羅斯創造4000億歐元的利潤。
不僅如此,俄羅斯還經常利用能源卡歐洲脖子,一不高興就漲價。比如2011年將價格上漲至1000立方米800美元,遠高于正常情況下的300美元。在外交事務方面,歐洲也不得不遷就俄羅斯的態度。
直到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后,歐美聯合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歐洲才不得不痛下決心,尋找新的天然氣來源。但此舉也讓歐洲天然氣價格猛漲,帶動通貨膨脹,引起許多民眾不滿,對歐洲經濟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事實上,歐洲無法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他們難以找到一個可以像俄羅斯這樣大量穩定供應的賣家。即便是在全面制裁的情況下,去年歐洲國家也向俄羅斯購買了將近300億歐元的能源。正是這筆錢,支撐的俄羅斯的外匯,讓其戰爭機器得以運轉,國內經濟不至于快速崩潰。
俄羅斯就是個為打仗而生的國家,自身有能源、有糧食等剛需產品、人口也不少,不管別人再怎么圍堵和封鎖,都難不倒他們。但卡塔爾與土耳其的燃氣管道建通,無疑將成為俄羅斯的完美替代者。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經歷過俄烏戰爭,歐洲國家肯定會更加疏遠俄羅斯。即便將來俄烏停火,他們也不太可能再大規模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俄羅斯的經濟再也回不到戰爭之前的狀況,一旦經濟停滯,各種社會矛盾也會接踵而至,恐怕會步蘇聯后塵。
如果不停火,一旦歐洲完全停止購買能源,俄羅斯的經濟必將遭到更沉重的打擊,戰爭機器難以繼續運轉。歐洲的體量太大,即便是中國和印度聯手也吃不下如此多的份額。土耳其這一招,無疑是在俄羅斯脖子上套了個繩套,正在進行慢性絞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