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冬天,高緯度地區早已進入寒冷狀態,中緯度地區的中東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雖不寒冷,但涼意也很是充分。
不過,相比氣候而言,敘利亞的內戰風風火火,上了全球的熱榜。
讓人驚掉下巴的是,政府軍不堪一擊,一敗涂地,反政府軍氣勢如虹,銳不可擋,僅僅13天,反政府軍就拿下了大馬士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逃往俄羅斯,尋求政治庇護。
就此,敘利亞城頭變幻大王旗,有了新的政府,新的領導人。
更讓人驚訝的是,以色列趁火打劫,不僅頻頻轟炸敘利亞,還將坦克開進了戈蘭高地東邊的“敘以緩沖區”。
以色列這是為什么?
為了鞏固自己的半條命,為了做實對一片區域的控制。
1、以色列的半條命:戈蘭高地
1948年5月14日,中東,巴勒斯坦地區,有了一個外來的“超強釘子戶”,它的名字叫“以色列”。
猶太人在世界流浪幾千年,終于,靠著“不要臉”的精神,打著“應許之地”的名義,仗著美蘇的支持,建立了以色列這個國家。
那一刻,無數猶太人對天長哭,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能不感動?對天嚎啕大哭的還周邊的阿拉伯人。誰愿意家里來個長期不走的“釘子戶”?
既然一個硬要來,一個不想留,那就開戰吧!
從1948年開始,進行了數次的中東戰爭拉開了序幕。
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我們不細說了。
我們說說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也叫“六日戰爭”,從當年6月5日開始,以色列先是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之后,以色列的裝甲部隊行動了。
僅僅六天,以色列就打敗了埃及、約旦、敘利亞聯軍。
而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地區、耶路撒冷,以及約旦所管轄的地區及加沙地帶,總共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了以色列的口袋。
那是一場巨大的勝利,足以寫進任何軍事教科書。
那一刻,以色列人在歡笑,失去家園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在大聲哀嚎。
后來,埃及的西奈半島,被以色列還了回去。
但是,比西奈半島小了很多的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以色列人再也沒有還回來,并且長期占據戈蘭高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
如此,“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成為以色列侵占的土地。
那么大的西奈半島都還了,為啥不還戈蘭高地?除了埃及后來認慫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戈蘭高地被稱為“中東水塔”,以色列40%的用水,都是從戈蘭高地這邊來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戈蘭高地被控制,以色列是不是被控制了半條命?
所以,任由國際輿論壓力多大,以色列是死活不讓戈蘭高地,并長期派人駐守。敘利亞為了奪回戈蘭高地,也做了一些努力,可是實力不如人啊,只能“望戈興嘆”啊!
而在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那邊,敘利亞和以色列形成了一個緩沖區,叫“敘以緩沖區”(之前一直有聯合國派人駐守)。
敘利亞的首都是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距離大馬士革只有60公里。
從戈蘭高地俯沖下來,大馬士革就在跟前了。
這幾十年,以色列和敘利亞有著軍事緩沖區,雖然雙方有摩擦,但并未發生大戰。
可是這次,借著敘利亞內戰,以色列竟然有了大動作。
2、以色列將坦克開進敘利亞,野心顯露無疑
2024年11月27日,敘利亞內戰爆發,反政府軍開始進攻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快速拿下了阿勒頗,仿佛政府軍是紙糊的一樣。
這之前,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簽訂了“停火60天”的協議。
你品,你細品。
如果說,敘利亞內戰和以色列沒有關系,打死我都不信。反政府軍背后的前兩大支持者就是土耳其、以色列,美國可能是第三大支持者。
為什么是土耳其和以色列?
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對敘利亞的土地虎視眈眈,都想吃敘利亞身上的一塊“肉”。土耳其看中的是庫爾德人控制的那一塊,以色列人看中的是“戈蘭高地”周邊的區域,甚至是大馬士革。
當反政府軍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土耳其人不斷表示支持。
當反政府軍拿下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之際,以色列果斷采取了兩個措施:
一是狂轟亂炸敘利亞境內的一些地方。
對于此舉,很多人不明白,其實就是為了削弱反對以色列的敘利亞各方勢力。
二是,以色列做出了“大動作”,直接增兵戈蘭高地。
以色列的坦克,開進了敘以緩沖區,甚至沖下了緩沖區,距離大馬士革只有二十多公里。
說句不好聽的話,以色列的匕首已經頂在了敘利亞的脖子上了,隨時可能發動一擊。
以色列的舉動非常明顯,趁著敘利亞內戰,加強戈蘭高地的控制力度,增強對敘利亞的控制力。
回頭看,此番敘利亞劇變,受益者有兩個,一是土耳其,二是以色列。
受損者除了敘利亞前政府,就是俄羅斯和伊朗,特別是伊朗,損失巨大。
看見兄弟國家政府被推翻,伊朗是一點都沒幫,這讓“什葉派之弧”上的小兄弟們怎么看?
現在開始,什葉派之弧不再是什葉派之弧了,因為少了敘利亞那一環,已經連不起來了。如此,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以后如何繼續跟著伊朗?
以色列、土耳其支持反政府武裝,推翻了敘利亞政府,這是斷了伊朗一臂。
如果伊朗人認為“認慫”是種智慧,那當初就不要搞“什葉派之弧”了。套用網絡上的話:伊朗這個國家,沒有當大哥的命,卻有當大哥的病。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
從戰略情況來看,伊朗的之前的戰略布局,僅僅因為敘利亞的巨變,完全走了型。
這一年多的中東沖突,以色列做事殘忍,失去了國際輿論的支持,但嚴重打擊了反對它的各組織,甚至讓伊朗做事都變得小心翼翼。
再看伊朗,全是嘴炮,最后不僅沒有獲得多大支持,還丟掉了盟友。
不是我硬要夸“中國”,在五十年代初,我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狀況下,堅決出兵朝鮮,幫助這個小弟,對抗西方實力強大的十七國。這是多大的魄力?
在六十年代的越戰中,中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幫助越南小弟,但做了大量的后勤支持,還警告美國不要越過北緯17度線。這得多大的自信?
現在的伊朗實力,要比當時的我們,可是強多了。
一切說明,挺起腰桿做事,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做到的,因為大多數國家不敢面對因為幫助小弟帶來的各種影響。
只有那些具有遠大戰略的國家,才可以做到。
從伊朗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看,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們。
新政府成立了,敘利亞的下一步會怎樣?非常艱難,土耳其和以色列,下一步都會蠶食敘利亞的土地,新政府根本攔不住。最可怕的是,沒有伊朗和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新政府,在土耳其和以色列面前,完全不夠看的。
敘利亞反政府軍“幫助”土耳其、以色列推翻了阿薩德政府,未來迎接他們的絕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無盡的陷阱和沼澤。
說句俗話,有時候,有些人被人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但反政府軍絕不會這么想,好不容易等來一個十足的好機會,豈能錯過?既然機會來了,先把握住,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