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的原著,和電視劇有所出入。
在原著中胡成對阮美英的感情很深,他最信任的人不是妻子寧悅,也不是情人田秋子,而是一位平平無奇的女人。
她沒有寧悅漂亮,也沒有田秋子年輕,更沒有前妻有錢,相反她只是個很普通的女人,甚至年紀還比胡成大,還是個離婚帶著女兒的女人。
就是這個站在人群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卻成為了胡成最留戀的女人,胡成甚至給了她一個家,給了她錢,給了她信任,幾乎除了妻子的名分,胡成能給她的都給了。
而這背后不是因為胡成有多愛她,而是因為胡成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以及“家的感覺”。
胡成的過去
胡成小時候在一個很普通的社區長大,那里曾經是紡織廠職工宿舍,發展比較落后,這么多年過去了,那個社區還是老樣子,沒有大城市繁華中心的一點樣子。
那個地方有胡成的童年,而阮美英是他兒時認識的玩伴,兩人小時候也沒有多喜歡,長大后更沒有多少交集。
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胡成卻迷戀上了阮美英。
對于胡成的過去,尤其是他小時候的地方,胡成長大成功后便恨那個地方,所以他賺到錢第一件事就是把爸媽接出那個地方。
原著中寫道:
有那么一段時間,他是如此憎恨這片小區,就好像那些樓房不僅低矮了海拔,也低矮了他的人格。掙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子把爸爸媽媽接出來。他甚至很少跟人說起自己的來歷,即便是和寧悅結婚,也很少提及過去。結婚買房,也是選了城里離這片小區最遠的位置。
他的人生一直向上向前,直到偶然遇見了阮美英。那時的他已經功成名就,但看到阮美英的一剎那,他突然發覺自己一直少一樣東西!過去的一切就像巨浪一樣鋪天蓋地地撲過來,把他淹沒了。那樣強烈的情緒,不僅是炫耀,也不止于懷舊,而是一種終于找到根的安全感和激動,讓他感到從未有過的脆弱!以至于當他心煩意亂的時候,只有站在這個小區里,站在這里的大樹下,他才能安靜下來,就好像這里的空氣里都有鎮靜劑似的!
這段話寫道,胡成曾經以自己的出身為恥,他成功后第一反應是搬出那里,他覺得哪個地方配不上自己如今的成功。
可是多年后,他經歷了很多,他有很多錢,有漂亮大房妻子,有可愛的兒子,有著自己的公司,他成為世俗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他內心深處依舊感到孤獨。
哪怕他有那么多的情人,可是沒有一個人讓他覺得內心感到安寧,哪怕他的妻子也給不了他這種感覺。
可是沒想到他回到兒時的地方,在那里遇到了兒時的伴侶,他卻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只能說這是何其的諷刺。
胡成對阮美英的重視程度
胡成對阮美英的感情非常復雜,我覺得這種感情算不上愛情,但是他卻愿意給阮美英錢,把自己名下的婚內財產轉移到阮美英名下。
要知道他的錢從來沒有給過自己的妻子寧悅,寧悅為他生兒育女,卻從來不知道他有多少錢,因為家里生活費都是婆婆管著,寧悅每一次用錢需要問婆婆。
胡成不信任寧悅,所以他從來不會給寧悅錢,對他來說寧悅不過是用來“擺在家里的老婆”罷了。
胡成這一輩子都沒有信任過自己的妻子,對于情人田秋子他更是隨時都可以拋棄。
唯獨阮美英,他給足了這個女人信任。
原著中寫道:
阮美英活在胡成的記憶里,無論她如何蒼老,都已經凝固在胡成的少年。她只要安安靜靜地凝視著他的成功,適當地贊美和謙卑地順從,就永遠不會被胡成拋棄。
胡成身邊的女人來來去去,唯獨這個阮美英,巋然不動。
寧悅心底微沉。如果說這場婚姻里,還能有一個女人激起寧悅的怨恨嫉妒之心,那只能是阮美英。
對寧悅來說如果一定要一個女人激起她的嫉妒,那么這個女人只能是阮美英了。
阮美英是個單身媽媽,她沒有錢,沒有工作,年紀大了,長得也不漂亮,可是胡成卻愿意養著她,給她租房子,幫她養女兒,還給她開店。
阮美英愿意跟著胡成,也不是因為小時候感情,更不是因為她愛胡成。
相反她對胡成沒有任何的愛,她對胡成更像一個下屬對上司一樣討好順從。
因為她需要胡成的錢,為了錢,為了女兒,她選擇了這樣當起了胡成的情人。
胡成有過很多情人,甚至胡成曾經因為阮美英拋棄過田秋子。
要知道田秋子年輕漂亮,而且還有錢,能夠在事業上幫助胡成。
可是胡成卻曾經拋棄過田秋子兩次,一次是為了阮美英。
原著中寫道:
一句話打到田秋子的軟肋。她因為擅自獲取寧悅的聯系方式,被胡成第一次拋棄。第二次又因為招惹胡成其他的女人,再次被胡成甩開。
這里面胡成其他的女人,就是阮美英。
胡成不允許田秋子打擾寧悅,是因為他需要這樣體面的婚姻維持自己的成功模樣,而胡成不允許田秋子打擾阮美英,是因為他真的在乎阮美英。
田秋子兩次被胡成甩掉,可是她太癡情了,一直對胡成糾纏不放,甚至后來她默認了阮美英的存在,因為她太蠢了,她覺得阮美英這種女人不是她的對手。
原著中寫道:
在她看來,寧悅和阮美英一樣,都是懦弱無追求的女人!不,阮美英那種老女人沒什么好說的,恐怕都絕經了。寧悅絕不懦弱,她只是被溫水煮了太久,已經蹦不動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被田秋子看不起的老女人阮美英竟然是唯一獲得胡成信任的女人。
胡成在阮美英那里找到真正“家的感覺”
胡成對阮美英的留戀,一方面是因為他在阮美英身上找到了自己的過去,那部分熟悉的感覺。
記憶中阮美英一直是他年少時的模樣,而他也是年少時的模樣,他開始懷念自己小時候了,哪怕后來的他多么的憎恨自己貧窮的出身,可是最后他卻發現那樣的時光竟然是自己最快樂最真實的時光。
而且胡成這個人掌控欲很強,田秋子一直被他甩,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愛,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覺得田秋子不聽話。
而阮美英不一樣了,阮美英從來不會反駁他,從來對他都是順從,讓他覺得非常舒服,而且阮美英非常聽話,從來不會破壞他的計劃,只會好好在他規劃的圈子里生活,這讓胡成覺得阮美英比寧悅更加可信。
真實可笑,阮美英就是因為無愛,所以才會如此順從,阮美英就是因為只圖錢,所以才會如此聽話。
無論是寧悅的反抗,還是田秋子的糾纏,她們都是因為愛胡成。
而胡成每一次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多的其實不是去找田秋子,而是去找阮美英,因為他只有在阮美英那里才找到“家的感覺”。
原著中寫道:
那個家,是他媽媽的家。
阮美英這里,才是一個有妻子的男人應該生活的地方。
寧悅安安靜靜地從那個家里抹去了自己存在的痕跡,同時也抹去了一個成年女人營造自己家庭的機會。因為婆婆的強勢和嫉妒,因為丈夫的背叛和謊言,她懷著寡婦一般的心態生活在那里。而胡成,則在徹底忽略了寧悅的需求后,打破了寧悅關于安全的最后希望。一切,從那時候開始,就變得不一樣了。
胡成覺得在阮美英這里,他才有做丈夫的感覺,這里有妻子的味道。
而他那個住了三代人的房子里,因為母親的強勢,那里沒有了寧悅的味道,那里全是母親的味道,他覺得那里是母親的家,而不是屬于他身為男人的家。
甚至他覺得他和阮美英在一起的時候更像夫妻。
原著中寫道:
胡成安撫完王明城,感到身心俱疲。這么多年,寧悅在他心里的存在感是越來越弱,有時他甚至覺得自己和阮美英更像是夫妻。
想起阮美英,就會想起她拿手的毛血旺,想起廚房里飄出來的母親做不出的味道,想起雖然俗氣卻讓人放松的鋪著白色繡花針織外套的柔軟沙發。
寧悅呢?那個家里的一切都是他兒時就熟悉的,包括味道、陳設、風格,甚至洗發水都是他媽媽身上常年保留的。沒有寧悅的東西,沒有她的味道,沒有她的風格,她生活在這里十幾年,卻沒有留下一絲個人的痕跡!
他記得剛開始好像有那么一段時間寧悅是有味道的,是有自己的影像的。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他變成了一塊夾心板,母親的房間和寧悅的房間總是他必須做的一道選擇題。然后寧悅就不吭聲了,關上門,也把他關在外面。
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是感到非常悲哀的。
替寧悅感到悲哀,因為在這個一屋住了三代人的房子里,她失去了身為女主人的身份,也慢慢讓丈夫忽略了自己的存在。
寧悅在那個家因為婆婆的強勢,丈夫的無視,慢慢成為了一個隱形人,她在那個家沒有留下任何的個人味道。
這讓胡成也感覺不到自己是一個成了家有妻子的男人,因為那個家依舊是他媽媽的味道,是他兒時的味道,而不是屬于他的男主人的味道,因為那里沒有女主人的味道。
所以“一屋不住三代人”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分不清主次,因為有人會有缺失感,因為這里面不是一個家,而是兩個家。
而兩個家之間總要有些分寸感,夫妻之間需要自己的空間,家庭之間需要獨立的空間。
胡成正是因為缺少這種獨立的空間,導致他對阮美英這種畸形的感情。
很多人有疑問,胡成那么有錢,為何不給自己父母買一套房分開住,因為胡成的媽很強勢,因為孝子的道德壓力太大,很多悲劇有自己的選擇,也有老一輩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