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館里的“晉善晉美”山西展區
新年臨近,又逢“春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了“過年:春節主題展”。
閆彩青(左)向觀眾展示平遙堆繡技藝
12月11日早晨,平遙平遙堆繡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閆彩青在丈夫梁學政的陪同下,冒雪開車赴北京,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舉辦的春節主題展。閆彩青本次帶著的作品有清代《侍女堆繡》和新作品《喜上眉梢》《富貴牡丹》《玉蘭花開》等作品,還有不同的文創產品。閆彩青還幫平遙傳統(白)銅器制作技藝傳承人閆成柱帶去了刻銅作品《溫酒元寶壺》《筆洗》《筆架》《文房手健球》《一路青蓮鎮紙》《筆筒》等。
閆彩青和丈夫在展區
閆彩青、梁學政夫婦一路奔波,于當日晚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馬不停蹄開始布展。平遙堆繡、平遙刻銅和山西的非遺項目太谷餅、老陳醋、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潞州刺繡、新絳年畫、金石傳拓技藝等項目一起撐起了本次春節主題展“晉善晉美”的展區。
文化部領導一行視察
接下來的兩天,閆彩青帶去的平遙堆繡制作技藝項目接受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各部門的領導的指導。13日下午,文化部副部長饒權一行來到展區視察,領導們在“晉善晉美”展區駐足觀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領導向饒部長介紹了布展情況和山西非遺展品。
中國非遺館領導和閆彩青交流
閆彩青帶去的平遙堆繡制作技藝項目受到觀眾和媒體的關注,閆彩青接受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采訪,并現場為大家進行了平遙堆繡制作技藝。閆彩青現為平遙縣蕓茜堆綾花藝術品有限公司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23年被評為晉中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1973年生在晉商文化的核心地區平遙,從小向奶奶尹春花學習剪花、堆繡制作技藝,熟練掌握了堆繡制作、疊放、組合、固定方法,對剪裁、貼飛邊、壓紙捻、絮棉花、撥硬折、捏軟褶、渲染描繪等十余道工序,根據布塊顏色、折疊方式和堆放方法的不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圖案效果。在技藝上不僅保留了平遙堆繡原有的地方特色,而且熟悉現代設計理念,能夠將傳統工藝與紫檀、黃花梨、金銀等新材料結合在一起,更融入了浮雕、刺繡、縫綴等多種工藝手法。2021年,閆彩青的作品參加了由華夏萬里行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建黨100周年展,被授予“百年巨匠·傳世名家”榮譽稱號。2022年堆繡作品《展家風》在第三屆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三等獎,2024年作品《二十四孝圖》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經典工美”作品大賽銅獎。
閆彩青(左)給觀眾展示平遙堆繡
本次“晉善晉美”展區的組織者、非遺研究青年學者弓宇杰告訴記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春節主題展將于本月向觀眾開放,展覽時間將持續三個月。”閆彩青告訴記者,雖然是在春節展覽,我們也愿意堅守在展位上向大家展示平遙堆繡制作技藝,這些喜慶的堆繡作品不僅能裝扮這個春節的年味,還能宣傳我們平遙古城,更能宣傳山西的非遺文化和晉商文化。(杜利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