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第三定律沒有涉及到引力,只是基于運動狀態的改變總結出來的結果,即只要繞轉就遵循開普勒第三定律。我在《揭示普朗克常數的本質——基本粒子的角動量》一文中論述了普朗克常數的本質就是基本粒子的角動量,并且還論證了普朗克常數的成因。給普朗克常數賦予真正的物理意義,不再是經驗常數。基本粒子質量的形成也有了可靠的理論依據,不再是猜想的任何一種情況賦予基本粒子的質量,包括希格斯機制,而是基本粒子的自轉形成的,即基本粒子的運動形成的。該文不僅指出普朗克常數的本質,并且從普朗克常數導出了質量的真正來源,可以說,能給粒子物理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撐。
我在《光量子自轉速度和傳播速度關系》一文中論述到,光量子自轉速度和傳播速度之比等于光量子傳播波長和光量子自轉半徑之比,即v/c=λ/r,其中,v是光量子自轉的線速度、c是光速、λ是光量子的傳播波長、r是光量子的自轉半徑,所以v=λc/r,由于普朗克常數是基本粒子的角動量h=mvR=m(λc/r)r=mλc,化簡得:mλ=h/c,由于h、c是常數,令h/c=l,l必然是常數,mλ=l,即光量子的質量和波長的乘積是常數。下面解析光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量子的質量和傳播波長的乘積是常數,是光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本質原因。我們知道:波不討論質量,粒子才談及質量,而光量子的波長和質量的乘積是常數,即mλ=l,l是常數,由于l是常數,所以當m較大、λ必然較小,此時光量子呈現明顯的粒子性;當m較小時,λ必然較大,此時光量子呈現明顯的波動性。由于對于光量子m、λ一定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光量子必然存在波粒二象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