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知道極越,還是其公關負責人炮轟雷軍造車那次。
再被大眾關注,直接就是全網刷到“倒閉”相關的文章,極具戲劇性。
在我的認知中,入職和離職的流程都未必有這個速度快,為什么原地解散只需要這么短的時間。
必然都是有跡可循的,總不會毫無征兆。
(圖源網絡,侵刪)
1.怎么就崩盤了
我是先去翻有關極越過往的文章的,因為我不是很了解。
在此過程中,翻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給我兩種直觀感受:
一是文章作者較有前瞻性,通俗點來說,就是問得很專業、直擊痛點;二是極越彼時的情況,結合當下來看,完全是背向而馳。
這是采訪的部分問答:
(圖源網絡,侵刪)
兩年多的時間,誰也不及預料極越會走到這一步。
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去講,那就從上面兩個問答中,延伸一下。
先說競品。
集度開始造車時,同時期小米也已官宣造車。
當時,極越不把小米當競爭對手,就是覺得不用從0到1自研汽車,畢竟智駕系統有百度,其它技術研發有吉利。
極越拿了兩家投資,再花錢買兩家的技術——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我作為旁觀者只能這么理解。
從這點看,自研還是比拿來主義穩妥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極越背靠大樹,但沒有用好既得資源,而是居安不思危。
再說團隊。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人對了,我們團隊是最大的寶藏、最大的財富。人不對,再有錢也沒有用。”
這句話,說得很對。
但遺憾的是,到了后期,極越的內部管理就出了問題。譬如,高價供應商、高價火鍋局、高價直播測試。
真正詮釋了什么叫“花錢如流水”“白花花的銀子也沒花在刀刃上”。
到了解散之際,發不出員工的工資,是吉利和百度聯合聲明,做了部分善后工作。
所以,團隊確實重要,但也不是說說而已。一開始沒問題很容易,難的是如何在推進中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2.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創業和投資都不是很容易的。
大多人喜歡成功的故事,或者對賺有很多錢,抱有一種脫離實際的猜測。
這個我是說不清楚的。
類比一下,每個人所處行業的佼佼者。是不是就容易引發爭議。
各種聲音不斷,當事人能不能聽到、看到都是個問題,但每種聲音還是發揮著它的作用:宣泄與自嗨,裝杯與斂財……
我也是這萬千個表達者中的一份子,所以談不上誰就比誰說得有道理,只是說大家立場不同。
反正就是,創業也不是腦子一熱,就能立馬成功了。
投資也不是投機,還是得看投什么。我會覺得,每個人是可以投資自己的,這個最保險,不僅能在有限的成本下,精進自己,到達一定程度了,還能直接幫一個人變現。
再結合極越的滑鐵盧,還能總結一條:要對自己的言行和未來負責,即便不是開公司,也得有風險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