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動物,而走鵑,明明是鳥卻不善飛行,而善于奔跑,被稱為“鳥中獵豹”。
01
鳥中獵豹:一分鐘能跑500米,尾巴能夠調整方向
走鵑是是杜鵑科、走鵑屬鳥類,長了一雙翅膀,卻不太會飛,只能短距離滑翔。
明明是鳥,為何不會飛呢?原來,走鵑身上沒有長“龍骨突”,這是一種在大多數鳥類支撐翅膀和胸肌的關鍵骨骼。如果沒有,那就無法揮動翅膀飛上高空。
不過,走鵑雖然不會飛,但卻有著出色的奔跑能力,奔跑速度飛快,一分鐘能跑500米,像利箭一樣快,堪稱“鳥中獵豹”。
奔跑姿勢也很颯,頭部和尾巴與地面保持平行,尾巴如同舵手一般,巧妙地掌握著方向。
還有,走鵑的腿部肌肉發達,四個腳趾并不像其他鳥類一樣三前一后,而是二前二后,呈“X”型,可以更牢固地抓住地面。
值得一提的是,走鵑擁有一個特殊的鼻子,能夠排出多余的鹽分,有效防止脫水,這一獨特的生理結構使它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奔跑。
02
沙漠獵手:愛吃蜈蚣、蝎子,還會捕食毒蛇
走鵑分布于北墨西哥到美國西南部各州,生活在環境惡劣的荒漠、沙漠地帶,不挑食,因為荒漠食物短缺,想挑沒得挑。
在走鵑的菜單多種多樣,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獵物體型大小不一,有小昆蟲,有爬行動物,也有哺乳動物。
如蜈蚣、蝎子、狼蛛、蜥蜴等,是走鵑常吃的,還會捕食毒蛇。此外,它還會捕食鵪鶉、麻雀、蜂鳥、金頰鶯等小型鳥類。
有時候,走鵑也會吃點兒素食。尤其是在食物短缺的冬季,仙人掌的美味果實,就是重要的食物補充。
當走鵑去狩獵時,一邊快速行走,一邊搜尋獵物。發現獵物,迅速向目標沖去,用它那常常的鳥喙啄獵物。
作為沙漠里的“獵手”,走鵑的捕獵方式相當暴烈,為了殺死嚙齒類動物等小型動物,會叼著獵物,將獵物的撞向石頭。
03
捕蛇高手:叼著響尾蛇反復摔打,然后慢慢吞食
說起來,走鵑的體重不到1斤重,個頭不大,身上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捕獵利器”,但它卻是有名的捕蛇高手,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走鵑發現響尾蛇的蹤跡,沒有直接發起攻擊,而是圍繞著蛇謹慎移動。展開翅膀吸引它的注意,并不斷進行挑釁,試圖引誘響尾蛇發起攻擊,以此來評估它的攻擊速度。
在走鵑的挑釁下,響尾蛇反擊,而走鵑巧妙地避開了響尾蛇的攻擊。反復幾次后,響尾蛇想要逃離,但剛伸展的蛇身反倒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走鵑精準地咬住了響尾蛇的頭部。
響尾蛇不斷扭動軀體掙扎著,走鵑已經完全控制住了響尾蛇,猛地將響尾蛇摔到地上,一下,兩下,三下,直到響尾蛇暈死過去。
走鵑的爪子不具備撕扯功能,且喙雖有彎曲卻不如猛禽般鋒利。進食時會先叼住蛇頭,然后慢慢地將響尾蛇整個吞咽下肚。
走鵑個頭不大,吞食獵物的過程很慢,吞進去大半后,會叼著食物繼續奔走,等到吞進去的食物消化了一些,再將剩下的吞下去。
04
結語
在自然界中,走鵑獨特,戰斗力不算厲害。但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中,卻有著重要的地位,是速度、勇敢和神圣的象征。
而且,走鵑是新墨西哥州的州鳥,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預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