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次終于硬氣了!
中國四大行業協會發聲:美國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慎用!
為什么這次中國的回應會如此強硬?
不用美國芯片,國產芯片能替代嗎?
我國的芯片產業目前發展到哪一步了?
12月2日,美國政府將140余家中國企業加入貿易限制清單。
中國馬上反擊,在12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汽車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陸續發布聲明,呼吁國內企業審慎選擇采購美國芯片。措辭里直接點出“美國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
這次中國回應的速度和強硬前所未有。
讓聽慣了“對此表示遺憾”的我們,感受到,祖國終于硬氣一回了。
支撐起中國挺起脊梁懟回去的,是中國芯片產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018年,美國突然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發起刁難,典型事件就是美國制裁中興。
之后美國不斷把中國高科技企業納入制裁范圍,其中華為遭到了全方位打擊,要不是華為早早就做好各種備胎計劃,華為可能就撐不到現在了。
6年過去了,美國在芯片上的限制不僅沒有打壓中國發展,反而讓國產芯片突飛猛進。
目前,國產28納米制程的芯片已經完成了全產業鏈國產化。
14納米和7納米工藝制程的芯片生產也在推進中,其中華為已經成功量產了7納米制程手機芯片。
隨著工藝的成熟,不需要多久,14納米和7納米制程的芯片也將會實現百分百國產化。
根據行業的數據,28納米制程的芯片就能滿足國內需求的90%,也就是說,除了極少數高尖端產品,國產芯片不再被卡脖子。
不僅如此,我國的芯片還憑借物美價廉等優勢,出口到海外搶奪了美國芯片企業的市場。
數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出口芯片金額達到1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9.6%。
芯片是一個馬太效應極強的產業,誰的產品使用率越高、市場份額越大,那么研發能力就越強,就能不斷領先。
此前我國企業大部分是使用美國的芯片,每年光買芯片的錢就高達4000多億美元。
如今美國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這數千億美元的采購就會流入中國芯片企業。
再加上中國芯片市場占據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有錢、有市場,中國芯片企業就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不斷增強研發能力,最終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外國人能造,中國同樣能造。
比任何民族都聰明勤勞的中華民族,誰敢說咱們就造不出呢?
數年之后回過頭看,這次中國的強硬反擊,會是中國芯片產業崛起的重要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