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結果發布暨世界智能汽車品牌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城市NOA元年、AI加速 智能汽車品牌競爭新趨勢”為主題進行了多方探討。
經過六年的發展,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活動在專業性的精研深磨中持續躍升,參與企業的陣容與深度不斷拓展,評價結果為行業樹立了智能化發展的標桿,引導汽車企業明確智能化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促進汽車行業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邁進,在城市NOA元年舉辦的“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結果發布活動更是吸引了政、產、學、研、媒的大咖親臨現場。
本次與會嘉賓有: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曉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原副秘書長張文宏,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郭占力,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管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北京理工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龔建偉,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馬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書翰,賽力斯汽車總裁何利揚,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耿偉峰,蔚來整車應用軟件助理副總裁肖柏宏,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廣汽埃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智駕系統部部長羅宇亮,北汽新能源商創中心解決方案業務總監梁耕龍,小鵬汽車智能座艙產品總監王斌等。
2019,汽車評價研究院創辦了中國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活動。6年來,在地平線公司的支持下,在專家評委的鼎力協助下,汽車評價研究院堅持對量產車輛進行智能化測試與評價活動。這期間,主流技術從ADAS發展到高速NOA,再到城市NOA,技術水準呈階梯式攀升,競爭態勢亦趨于白熱化。
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劉曉東
“智能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也是昌平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要賽道。” 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曉東在論壇上表示,今年1-11月,汽車產業實現產值超過170億元,占全區先進制造業的10%以上。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今年北汽福田年產2000輛氫燃料商用車基地建成投用,海卓動力燃料電池發動機產線落地,發布了卡文汽車品牌,國電投鉑基催化劑實現了上車應用,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引入小米汽車、蔚來汽車交付中心,產業開放協同的生態初見崢嶸。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已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 李慶文
李慶文認為,昌平未來科學城與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活動特別契合,因為中國智能汽車發展其實既是當下的重點,更是未來的希望。與中國智能汽車一起成長的汽車評價活動有以下六個特征:
一、前瞻性。6年前,汽車智能化還不是行業重點課題時,汽車評價研究院率先啟動智能汽車評價活動;二、公益性。汽車評價研究院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堅持獨立第三方站位;三、引導性。評價活動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內容,引導消費者理性選車、用車;四、互助性。評價活動已經成為汽車企業之間技術和產品創新交流的平臺,有力促進了產學研的緊密融合與協同發展,在汽車行業的創新生態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樞紐作用。五、全球性。在傳統汽車為主導時代,全球性汽車評價活動基本上在歐美國家進行。如今中國已經成為汽車強國,完全具備進行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活動的條件;六、開放性。汽車評價研究院積極主動邀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精英人才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觀察智能汽車行業科技的發展情況,本屆評價升級為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相應的評價體系也進一步升級,評委會依據由吉林大學數字汽車團隊研發的國家自然基金會汽車工業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復雜交通情景下智能汽車性能的主客觀評價方法與準則》,通過20余個評價指標進行專業評測,并根據目前參評產品普遍具備城市NOA和高速NOA的情況,重點增加在NOA功能開啟下產品的控制能力和網聯能力。
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管欣
據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管欣介紹,用戶角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控制智能化,即代替人類開車的水平;第二、界面智能化,即座艙智能化水平;第三、網聯智能化,主要考察導航互聯水平。
入圍車型全面進化 十佳榜單正式揭曉
今年,汽車評價研究院經過海選、評審,從100多款上市產品中選出15款車型晉級。據管欣介紹,去年評價活動中,智能汽車高速NOA表現普遍不好,有地圖領航的自動駕駛能力參差不齊。今年,所有晉級車輛在高速NOA表現明顯提升,基本不需要駕駛員接管。
本屆晉級車型中,93%都具備高速NOA功能,67%具備城市NOA功能
彰顯出智能汽車技術在復雜場景應用方面日趨成熟與廣泛普及,更意味著高速與城市 NOA 功能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前沿高地,正吸引著眾多車企競相角逐,成為展現其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的核心舞臺,也由此折射出整個汽車行業加速朝著高階智能駕駛全面邁進的磅礴浪潮與堅定決心。
“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實車測試
活動中,汽車評價研究院正式發布了“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結果。問界M9、蔚來ET7、昊鉑HT、小鵬X9、阿維塔07、樂道L60、魏牌全新藍山、理想L9、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別克GL8 PHEV十款車型榮獲“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稱號。
在本場活動的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智能駕駛技術品牌大躍遷下的機遇與挑戰”的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徐向
在品牌建設方面,徐向陽認為,行業各方共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上下游共融共創。車企與供應鏈企業要持續創新,在此基礎上,車企擴大市場份額,零部件企業要打入知名跨國企業供應鏈。唯有此,才能誕生世界汽車產業的知名品牌。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 朱西產
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面,嘉賓們普遍提到了端到端大模型。朱西產認為,今年城市NOA遍地開花離不開端到端大模型技術和感知地圖的發展,得益于此,他預計NOA在2025年會迅速爆發,它的滲透率提升甚至會超過新能源汽車。
北汽新能源商創中心解決方案業務總監 梁耕龍
梁耕龍表示,于車企而言,端到端也好,非端到端也好,我們更關注的就是如何用一定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端到端的好處在于更類人。
北京理工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教授 龔建偉
龔建偉認為,當前,一段式大模型成本非常高,需要大算力投入。相較而言,分段式大模型成本較低,所以建議企業著重考慮成本因素。從穩定性來看,現階段分段式大模型或許更適合。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
馬楠認為,對智能座艙而言,語言大模型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企業關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如:如何抓取用戶的行為,構建基于語言大模型的用戶行為庫,從而提高車企對用戶行為的智能化服務,以此提高用戶駕駛體驗。
小鵬汽車智能座艙產品總監 王斌
王斌表示,小鵬汽車基于自研芯片,未來會在車端和云端部署不同的大模型,車端更快也跟車的聯系更緊密,同時能更好的保護信息安全;云端模型的尺寸更大、能力更強更全面,端云協同下讓車載智能體越來越懂用戶。
據了解,在“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活動圓滿落幕之際,“地平線杯”第七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活動也正式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