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讀者朋友們。這幾天沒有更新文章,是因為在集中火力寫論文。熬了幾個大夜,原本上周五就已經投出去了。但是一點都沒有張三豐那樣神功大成,一聲清嘯的感受。甚至連自己20多歲時候的不容易累的情況也沒有。感覺腦供血不足,完全暈了過去。醒來之后,腦子還是很糊,于是繼續睡。身體指標完全正常,但是卻明顯感覺不對勁了。可能這就是30歲的狀態。
這兩天經常跟“叫虱”虞老師交流,他告訴我,我們的數據不好,是因為被折疊了,文章發了之后,很多讀者看不到。我說,那些感嘆體的文章數據還是很好啊,平臺也給推。我們約定,不如我們也寫感嘆體這樣的,給自己的號添添火。莫言不是也寫了一本《豐乳肥臀》嗎?但是說歸說,我們都沒有走出這一步。可能我們都很愛惜自己的筆,這跟愛惜羽毛無關,而是我們就是這樣把自己訓練出來的,如果下沉到要靠打雞血才能博流量的地步,對于自己來說是一種愧對。
人工智能對于自由寫作者來說,一個最大的影響是它沒有辦法鑒定哪些是好的文筆。它只能識別關鍵詞,關鍵詞矩陣,以及有沒有引用名言金句。這些都是與我的寫作主張格格不入的。
作為一個手藝人,我更在乎的是思考和文筆,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其實時評這東西,寫來寫去也就那么回事,時間久了,話題很容易就枯竭了。之于批判極端民粹,批判了一次,自己覺得新鮮,讀者覺得新鮮,如果批判了十次,就算讀者還能捏著鼻子看,自己卻覺得惡心而寫不下手了。思來想去,這也是一項下沉的工作。也是一種無須太動腦筋的立場先行的工作。我指的是這樣一種寫作方式。
而更好的,能夠給人帶來煥然一新之感的寫作,則必須要有嶄新的嗅覺,有更加敏銳的思考和更加與眾不同的文筆,有時候這些其實是一回事。但是對我來說,這個就是最重要的。也是能夠讓我摒棄成為劣質寫作者的必由之路。對于每天發生的公共事件,我一直覺得,只有先讓我自己的內心感到觸動,我才會決定寫出來,否則很多事情雖然發生了,但是卻是不值一提的。
韓國總統尹錫悅因發布緊急戒嚴令被韓國民眾強烈反對,我注意到,有個女士站出來面對持有槍械的韓國軍人,斥責他們。這是動人的一幕。而這樣的人,在促成戒嚴解除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仿佛成為現代韓國人一個精神內核,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地去維護民眾的利益。很多人就是一邊開著直播,一邊讓更多的人見證這個丑聞的。
跟李在明和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文在寅這些“人權律師一代”一樣,尹錫悅也是律師出身,在法學院進行訓練,也抓過很多貪官,如“李明博貪腐案”。
大學期間,尹錫悅參加了一場關于光州運動血腥鎮壓的模擬審判,他以檢察官的身份,要求判處時任總統的全斗煥死刑。
但是一旦手握大權的尹錫悅,自己也成為貪污者的隊列,可能跟他從草根出身有關,也可能是他作為律師,更加知道權力是如何運作的。韓國總統控制不了手中的權力,最終成為青瓦臺詛咒的站臺者。尼采說,“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下臺后的尹錫悅或許有更多的時間想想這些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