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備受矚目的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強烈信號,明確列出了未來一年需著力推進的九大核心任務,其中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廣受討論。這一決策不僅彰顯了國家層面對于內卷現象的深切關注,更預示著治理力度的顯著升級。回溯至今年七月,政府相關會議初次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從“防止”到如今的“綜合整治”,標志著政策導向的進一步明確與強化。
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深陷“內卷”漩渦,價格戰的白熱化尤為引人注目。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率已萎縮至不足5%的低位。在汽車行業愈發內卷的背景下,多位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紛紛站出來發聲。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明確表示:“廣汽不反對價格戰,也不怕打價格戰,但是要有理性和底線,不能過度。讓利可以,但讓本不可持續。”
遺憾的是,這番旨在揭示行業困境的言論,卻在網絡上遭遇了誤解與非議,被片面解讀為“是否因無力卷動而心生焦慮”。然而,曾董事長的觀點得到了眾多同行的共鳴,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稱:“我一直不贊成價格戰,往下走總是有極限的。價格戰就是降成本,降供應商的價格,供應商的價格降到一定極限的時候,就會犧牲質量。”
在此,我們有必要明確,反對內卷并非反對正當的市場競爭,而是堅決抵制那些擾亂市場秩序、損害行業生態的惡性競爭行為。在內卷化的惡性競爭中,單純依賴價格戰,往往導致偷工減料、假冒偽劣等問題的頻發,這不僅會讓整個行業陷入無序狀態,削弱行業整體利潤,還會抑制企業的再生產能力和研發創新的積極性,最終,消費者的權益也將受到嚴重損害。
因此,汽車行業要擺脫內卷困境,就必須回歸初心,聚焦于產品力的提升和技術創新的深化。當前,一股反對內卷的風潮正在汽車行業悄然興起,并逐漸匯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股力量將持續壯大,最終引領中國汽車產業走出迷霧,回歸健康發展的軌道。正如潮起潮落,汽車行業的未來,也將在這一輪反內卷的探索中,迎來新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