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中鐵十四局率先打響了中國式農業現代化改革的第一槍
祝賀中鐵十四局,率先打響了中國式農業現代化改革的第一槍:國有化、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集團化、智慧化大農業的偉大嘗試,必將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滌蕩掃蕩分田單干的、包產到戶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實現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曙光就在前頭。
根據《中國基建報》2024-11-23 題為《1.45萬畝!中鐵十四局首個土地規模化種植項目完成首次冬種》的報道綜述如下:
中鐵十四局,通過競價獲得東營市墾利區山東華澳大地土地經營權。項目地處黃河三角洲的頂點所在地,總面積14549.36畝,土地性質為基本農田,其中包括旱地約8000畝,其余為水田、溝渠等。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小麥、水稻。今年當年播種冬小麥8000畝。明年4月份還將種植約3000畝水稻。
2024年11月19日至23日,受季節影響,8000多畝旱田的小麥種植,必須在5-7天內完成,才能保次年產出。大片面積、極短時間,給項目組織、農機調度、現場管理帶來極大考驗。為了搶抓冬種保產出,項目僅用了3天時間即選定高產小麥品種,集結了35臺旋耕機,16臺播種機,21臺撒肥機、倒運車、還田機等72臺農資機械,同步展開作業,將 400噸復合肥、203噸小麥種子快速運輸到場,組建近百人的農業專業人才團隊,對撒肥均勻度,旋耕深度,播種深度等各個環節把控播種質量,各環節工作高效展開。機器轟鳴聲響徹大地,完成了一場現代化、機械化冬種生產,標志著中鐵十四局首個規模化種植現代農業項目完成首年度冬季種植。
中國已經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具有強大的工業產生能力,早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了。以工業企業強大的、現代化的、高科技的、高度組織化的生產制造能力,雄厚的資金和管理水平,反哺嗷嗷待哺的農業,將生產力水平由工業現代化的高維度,向尚未實現現代化的低維度農業轉移,把工業強大的產能轉化成農業強大的產能。或許開啟了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一場降維式農業革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